首页车问答问答详情

伤残认定和鉴定的区别是什么

2025-07-28 10:05 发布

伤害等级鉴定与伤残鉴定在性质与宗旨上存在显著差异:

伤害等级鉴定主要由特定行政机关或专业机构负责,目的是初步判断是否构成伤残,偏向于定性分析。而伤残鉴定则由专业鉴定机构根据标准流程进行,对伤残的具体级别和程度进行深入、精准的评估,更注重量化分析。

伤残认定后的赔偿标准在法律上根据具体情况确定。以人身损害赔偿为例,赔偿项目包括医疗费、误工费、护理费、残疾赔偿金等。医疗费根据医疗机构出具的收款凭证等确定;误工费按照受害人的误工时间和收入状况计算;护理费则根据护理人员的收入状况或当地护工报酬标准计算。残疾赔偿金根据受害人的伤残等级和丧失劳动能力程度,按照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标准计算。

伤残认定与鉴定的程序有所不同。伤残认定一般指工伤认定,程序包括申请、受理、调查核实和作出决定。工伤职工或其近亲属需在事故发生后30日内提交申请,并提供相关材料。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收到申请后,对材料进行审核,符合条件的予以受理。必要时,可对证据进行调查核实,一般在受理工伤认定申请之日起60日内作出决定。

伤残鉴定(以劳动能力鉴定为例)程序包括申请、鉴定和结论送达。工伤职工在治疗伤情相对稳定后存在残疾或影响劳动能力的,或停工留薪期满,可向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提出申请,并提交相关材料。委员会从医疗卫生专家库中随机抽取专家组成专家组进行鉴定,一般在收到申请之日起60日内作出鉴定结论,并及时送达申请人。

了解伤残认定和鉴定的区别后,我们还需关注后续的赔偿问题。不同的认定和鉴定结果直接影响赔偿的标准与范围。在一些复杂案件中,对伤残认定和鉴定结果存在异议时,可以通过申请重新认定或鉴定,或通过其他法律途径解决。

精彩栏目

限时优惠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