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车问答问答详情

开车时手刹未放会有什么后果?如何防止手刹未放?

2025-07-28 15:25 发布

在日常驾驶中,有时会出现开车时手刹没放的情况,这会对车辆产生诸多不良影响:

首先,对手刹系统本身会造成损害。手刹是通过制动蹄片与制动鼓或制动盘摩擦来实现驻车功能的。如果开车时手刹未放,制动蹄片会持续与制动部件摩擦,导致蹄片过度磨损。长期如此,手刹的制动效果会大幅下降,甚至可能完全失效,影响车辆的驻车安全性。

其次,对车辆的制动系统也有危害。长时间的摩擦会使制动系统温度急剧升高,制动液可能会因为高温而出现汽化现象,导致制动性能衰退。这意味着在需要紧急制动时,车辆的制动距离会明显变长,增加了发生交通事故的风险。而且,高温还可能会损坏制动系统的其他部件,如制动分泵、制动管路等,维修成本较高。

再者,会增加车辆的油耗。手刹未放时,车辆行驶需要克服额外的阻力,发动机需要输出更多的动力来维持行驶,从而导致燃油消耗增加。据相关测试,开车时手刹未放会使油耗比正常情况高出10%-20%左右。此外,还会影响轮胎的使用寿命。由于车辆行驶时手刹未放,轮胎在滚动过程中会受到不均匀的阻力,导致轮胎磨损加剧,缩短轮胎的使用寿命。

为了避免手刹未放的情况发生,可以采取以下措施。养成良好的驾驶习惯是关键。上车后,在启动车辆前,先检查手刹是否处于松开状态。启动车辆后,观察仪表盘上的手刹指示灯。大多数车辆的仪表盘上都有手刹指示灯,当手刹拉起时,指示灯会亮起;手刹松开后,指示灯熄灭。

如果指示灯一直亮着,就说明手刹可能没有完全松开。还可以通过听声音来判断。如果手刹未放,车辆行驶时会发出明显的摩擦声,当听到这种异常声音时,应立即停车检查手刹状态。部分车辆配备了手刹未放提醒功能,当车辆行驶且手刹未放时,车辆会发出警报声提醒驾驶员。如果车辆没有该功能,可以考虑安装相关的辅助提醒装置。

精彩栏目

限时优惠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