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正确使用这一功能,它又会对车辆产生哪些影响呢?具体如下:
自动启停功能的使用方法通常非常简单。一般来说,车辆启动后,自动启停系统默认处于开启状态。当车辆在红灯前停下时,只需完全踩下刹车踏板(有些车型还要求挡位处于D挡),发动机就会自动熄火。此时,如果想要再次启动车辆,只需松开刹车踏板(部分车型需要轻踩油门踏板),发动机便会迅速启动,车辆可以继续正常行驶。不过,不同品牌和车型的自动启停功能触发条件可能会略有差异,有些车型可能还需要满足车速低于一定数值、电池电量充足等条件才会触发。
使用自动启停功能带来的积极影响较为显著。从经济层面看,它能有效节省燃油。在城市拥堵路况下,车辆频繁启停,发动机怠速运转会消耗不少燃油。自动启停功能可以避免这部分不必要的燃油消耗,据统计,在拥堵路段使用该功能,能节省5%-15%左右的燃油。从环保角度讲,减少发动机怠速运转时间,也就相应减少了尾气排放,对改善空气质量有一定帮助。
然而,自动启停功能也并非只有好处。频繁的启动和熄火可能会对发动机和起动机等部件造成一定的磨损。发动机启动瞬间,各部件之间的摩擦和冲击较大,长期使用自动启停功能可能会缩短这些部件的使用寿命。而且,自动启停功能在工作时,车内的一些电子设备如空调、音响等可能会受到影响。当发动机熄火时,空调的制冷或制热效果可能会减弱,影响乘坐的舒适性。
在实际使用中,如果经常在拥堵路段行驶,且停车时间较长,开启自动启停功能可以节省燃油和减少排放;但如果只是短时间停车,或者对车内舒适性要求较高,也可以选择关闭该功能。一般车辆上都设有自动启停功能的关闭按钮,按下即可暂时关闭该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