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车问答问答详情

交通事故中如何划分主要责任和次要责任

2025-08-04 10:28 发布

在交通事故中,主要责任和次要责任的划分通常依据各方的过错程度来确定:

一般而言,主要责任方的过错比例约为60%到90%,而次要责任方的过错比例则约为10%到40%。例如,如果一方违反交通信号灯通行,而另一方未保持安全车距,导致事故发生,经认定前者过错较大,则该方将承担主要责任,后者则承担次要责任。具体的划分比例需根据案件实际情况,包括交通法规的适用、现场证据等因素综合判断。

若对责任划分存在争议,可以通过交警部门的调解或向法院提起诉讼来确定最终的责任承担。交警会根据现场勘查、监控视频、当事人陈述、证人证言、车辆技术检验等证据来判定责任。在责任划分后,赔偿问题也会随之而来。主要责任方通常需要承担较高的赔偿比例。

交通事故责任划分需综合多方面因素。全责即一方对事故负全部责任,其行为是事故发生的唯一原因。主次责则是双方都有过错,主要责任方过错程度更重,承担大部分责任比例,如70%;次要责任方承担较小比例,如30%。交警会依据现场勘查、监控视频、当事人陈述、证人证言、车辆技术检验等证据来判定责任。

例如,一方闯红灯、超速、逆行等严重违法交通规则行为导致事故,通常会被认定为主要或全部责任。双方都有违法行为时,根据具体违法情节及对事故发生的作用大小确定主次责。责任划分影响赔偿比例,全责方基本承担全部赔偿,主次责方按责任比例分担。

若交通事故中全责方不肯走三者险,您可采取以下措施。首先,明确三者险是用于赔偿对方因事故遭受的人身伤亡和财产损失。全责方有义务履行赔偿责任。您可先与全责方协商,说明不走三者险需自行承担高额赔偿费用的后果。若协商无果,可向其投保的保险公司反映情况,由保险公司介入督促全责方履行。若全责方仍拒绝,您可收集事故责任认定书、损失清单等证据,向法院提起诉讼。通过法律途径强制要求全责方走三者险进行赔偿,以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确保您应得的赔偿能得到落实。

精彩栏目

限时优惠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