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最早引入中国的豪华汽车品牌,一汽奥迪带来了难忘的记忆,也切实改变了国人的眼界、生活和中国汽车市场。从奥迪100到奥迪A6L,一汽奥迪的发展历程充满了挑战和机遇,是中国汽车工业发展史上的重要一页。
一汽-大众奥迪的故事始于上世纪70年代末。1978年改革开放后,国家同意以中外合资形式,在上海启动汽车项目。1985年,上海大众正式成立,主要生产桑塔纳轿车。同年,一汽在尝试引进奥迪100时,却因为与克莱斯勒的合作失败,最终选择了与德国大众汽车合作。大众汽车主动寻求合作,并决定将奥迪项目落地一汽。1988年5月,项目获批,一汽开始组装奥迪100。到1995年,国产化率已达82%,累计产量则达到了8.3万辆。
有了奥迪的合作基础,一汽的15万辆轿车项目最终选择了与大众合作,并于1991年合资成立了一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1995年,一汽与奥迪签署协议,计划引进奥迪100的升级版车型——全新一代奥迪A6C5车型。然而在本土化问题上,双方产生了分歧:一汽提出国产A6必须要加长,轴距要加长,整车也要加长。最终德方进行了妥协,国产奥迪A6轴距加长了9厘米,整车加长了约10厘米。事实证明,还是中国人更懂中国人,加长的奥迪A6一骑绝尘,从1999年9月下线到2005年4月停产,这款加长A6在中国累计销售20多万辆,获得了巨大的成功。
在奥迪A6成功的基础上,一汽奥迪还陆续推出了奥迪A4和Q5。其中,奥迪A4于2003年上市,成为第一款国产豪华B级车;而奥迪Q5则在2010年国产,一度加价5-8万元,而且即使这样还一车难求。在中国SUV市场的爆发期,奥迪再次抢得了先机,取得了惊人的销量成绩。
随着奔驰、宝马在中国市场的崛起,奥迪在中国豪华车市场的地位有所下滑。2018年,奥迪在中国的销量排名是第二,2019年和2020年排名第三。不过,奥迪似乎并不在意,反而将增长点放在了上汽奥迪。2021年初,奥迪中国总裁安世豪表示,奥迪品牌的目标是到2023年将中国市场的销量提升至100万辆。然而,这样的销量提升目标,与一汽奥迪的关系并不大。
一汽和奥迪是合作伙伴关系。一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是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与德国大众汽车公司的合资企业,而奥迪是大众汽车集团旗下的高端汽车品牌。一汽大众负责生产和销售奥迪品牌的部分车型,例如A3、A4L、A6L、Q3、Q5等。早在1988年,一汽
奥迪A5并非中国本土生产的车型,但为了满足中国市场的需求,奥迪计划将A4车型更名为A5,并计划由一汽奥迪与上汽奥迪共同负责生产。预计在2025年正式投入量产。 一汽奥迪将推出长轴长尾版的A5,而上汽奥迪则主打更贴近原版设计的无框车门与溜背造
关于上汽奥迪和一汽奥迪哪个更好的问题,我们需要仔细分析它们各自的特点和优势。 上汽奥迪侧重于年轻化市场,专注于为中国消费者提供量身定制的车型。而一汽奥迪则更注重引入符合全球标准的国产及进口车型,以迎合更广泛的市场需求。从产品布局来看,一汽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