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ttro是奥迪四驱系统的统称,从上世纪80年代奥迪在WRC赛场大放异彩开始,quattro就成为奥迪抗衡竞争对手的强大武器。托森差速器的引入,让quattro的名声如日中天,也让人们见证了机械自锁的力量:
quattro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大众Iltis车型。1977年,大众基于军用越野车Type182推出了民用版ILtis,并在1980年的第二届达喀尔拉力赛中包揽冠亚军。同年,奥迪技术总监在芬兰北极圈的森林中驾驶大众Iltis时,因明显动力优势,决定将大众Iltis的四驱系统移植到奥迪轿车中。这个决定开启了quattro四驱系统的新篇章。
第一代quattro采用了开放式中央差速器和中/后差速锁,结构紧凑轻巧,实现了动力的同轴心双向传动。1980年,奥迪quattro正式诞生,这款基于奥迪80底盘的双门轿车成为全球第一款搭载四驱系统和涡轮增压的轿车,称霸WRC赛场。
第二代quattro引入了托森差速器,解决了第一代quattro的使用难题,为quattro正式走进普通汽车用户的生活奠定了基础。托森差速器具有强大的机械自锁功能,让quattro系统更加可靠和响应迅速。
第三代quattro首次将quattro全时四轮驱动技术应用在自动挡车型上,使用了行星齿轮和电控多片离合器组合。这种结构为第四代quattro的改进提供了基础。
第四代quattro采用了托森B型中央差速器,解决了与自动变速箱匹配的问题,并使用了后桥的EDL电子差速锁。这种差速器在正常行驶时可以自动分配动力,提高车辆的驱动力。
第五代quattro在结构上进行了优化,加入了ESP电子稳定程序与四驱系统的配合。这种组合具有出色的扭矩分配能力,使奥迪成为当时世界上第一家将四驱技术与电控行车稳定系统ESC相结合的制造商。
第六代quattro升级为行星齿轮结构的托森C式中央差速器,正常行驶时前后扭矩分配比例为40:60。这种结构在Q7和Q5等车型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第七代quattro告别了托森差速器,采用全新冠状齿轮差速器。这种差速器体积小、重量轻,扭矩分配范围广。它在正常行驶时仍然保持40:60的前后动力分配,但在打滑时可以自动调节扭矩比例。
第八代quattro采用电控多片离合器,并可以主动断开后轴动力输入,实现100%前轴驱动的两驱模式。这种智能四驱系统提升了燃油经济性,但越野脱困和扭矩分配的稳定性有所下降。
历经40年的发展,quattro已经成为奥迪的代名词,但未来的智能四驱系统将是大势所趋,高效节能的电动机驱动也将成为未来的趋势。
奥迪A4L四驱的保养主要包括多个方面,例如机油滤清器、空气滤清器、汽油滤清器、火花塞、空调滤清器、制动液、自动变速器油等。保养周期为每一万公里或一年。机油滤清器每一万公里更换一次。空气滤清器每4万公里更换。汽油滤清器内置6万公里内无需更换。
奥迪A4L玩漂移是可以的。首先,你需要给车辆换上合适的轮胎,例如雪地胎,其特殊花纹和超软橡胶接触面能提供高抓地力,或者使用钉胎来大幅提升冰面抓地力,但不能在铺装路面行驶。 奥迪A4L配备了UltraQuattro四驱系统和车身稳定系统,这些
奥迪Q3并不是全系四驱车型,部分中低配车型采用前驱,而高配和顶配车型则配备了四驱系统。 具体来说,奥迪Q3的2.0T车型大多数都采用四驱系统,例如2.0T车型中的四驱版本和Q3轿跑主力的3款2.0T动力车型都是四驱。1.4T以及部分低配置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