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车问答问答详情

中国为何与斯太尔公司合作生产第二代卡车?

2025-08-16 13:02 发布

1886年7月3日,德国机械工程师卡尔·奔驰在曼海姆开始制作并出售第一辆奔驰专利汽车。中国为何选择与斯太尔公司合作制造第二代卡车?这背后有着深刻的历史和现实原因:

在中国与西方国家关系紧张的背景下,解放军在20世纪60年代开始规划第二代军用卡车计划。当时,苏联和东欧国家的卡车技术已经落后于西方,因此解放军决定引进国外技术。1978年,中国汽车考察团赴德国考察,对奔驰公司的NG80系列卡车表示了浓厚的兴趣。

然而,奔驰公司的报价高达10亿美元,对于当时的中国来说,这是一个天文数字。此外,奔驰公司还要求中国支付全部款项后才能转让技术,这使得合作变得复杂。此时,奥地利的斯太尔公司成为了一匹黑马。斯太尔公司的91系列卡车技术相对较低端,价格也较为亲民,而且可以采用实物支付,这使得中国能够承受。

最终,在1979年底,中国政府与斯太尔公司达成协议,项目总金额为5亿美元,只有奔驰公司报价的一半。随着斯太尔项目的引进,中国重型汽车工业联营公司于1986年出产了第一台CKD组装的斯太尔,1989年第一台国产化的斯太尔下线。截至1995年,斯太尔91系列卡车在中国生产了7000多辆。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军方逐渐意识到斯太尔91系列卡车的性能不如奔驰。于是,1988年,中国与奔驰公司正式签约,成立了北方奔驰汽车有限公司。90年代以后,中国5吨以上的卡车基本都是斯太尔和奔驰公司的产品,这标志着中国重型卡车工业水平的显著提升。

总的来说,中国与斯太尔公司合作制造第二代卡车,主要是因为斯太尔公司能够提供合适的技术和价格,满足了中国当时的需求。而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中国最终选择了与奔驰公司合作,以提高重型卡车的性能和可靠性。

精彩栏目

限时优惠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