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车问答问答详情

全新宝马3系拆解揭秘:豪华车品质神话被打破了吗?

2025-08-16 23:41 发布

宝马在国内一直被视为豪车、神车,但随着市场竞争和技术革新,我们有机会揭开它的真正品质。拆解一辆宝马3系,发现许多设计特点:

在拆解前部防护结构时,我们注意到宝马新3系的前部设计很有逻辑,错落有致。加强杆采用铝合金材料,形成近似菱形的视觉效果。在发生前部碰撞时,这些加强杆可以起到一定的缓冲作用,保护水箱。

新3系前部的泡沫缓冲层和铝合金主防撞梁也值得一提。铝合金材料轻量化且吸能效果好,但成本较高。宝马新3系在前部大量使用了铝合金材料,包括主防撞梁、吸能盒、副防撞梁和水箱加强杆,整体重量比使用全钢材料要轻很多。

宝马新3系还配备了主动弹起式机舱盖,该系统的触发装置隐藏在前保险杠内的橡胶气管和压力传感器中。这套装置设计合理,降低了误报率。然而,一旦触发后,维修成本动辄上万元,维修周期也较长。

此外,宝马新3系还在车头两角处设计了特殊的金属加强框,材料为钢制。这种设计提升了车前部25%-45%碰撞时的安全性,而大部分车型在这一区域是薄弱点。

行人腿部防卷入装置也是新3系的一个设计。这个装置在碰撞时可以将行人弹起到机器盖上,虽然听起来有些惨烈,但总比卷入车底要好。不过,一些业内人士对这种设计提出了一些疑虑,认为它在实际碰撞中的作用有限。

拆解后,我们发现新3系前部大量应用了铝合金材料,银光闪闪,给人一种高级感。不过,这些材料虽然成本高,吸能效果好,但也意味着在碰撞时会牺牲自身来减轻行人的伤害。

在后部防护结构方面,虽然新3系使用了树脂外壳作为支撑,但其并没有吸能作用。镂空结构的树脂框架在低速碰撞时可以起到一定的缓冲作用,但并不能因为外力挤压而收缩变形,而是在压力屈服临界点直接断裂破损。

新3系的尾部防护梁宽度较广,对尾部两端的防护较好,但并没有吸能盒。此外,尾部线束防护也比较简陋,直接用电工绝缘胶布缠绕。碳罐设置在尾部一角,虽然没有安全问题,但这里看起来像是追尾碰撞的重灾区。

前翼子板及发动机方面,新3系采用了一些新技术,例如“SYNTAK协同热升舱技术”,以降低振动带来的噪音。然而,实测后发现,这种技术的效果并不明显。发动机舱防火墙区域的防火隔热棉也同步取消了。

前翼子板内部结构相对简单,没有空腔吸能结构,也没有隔音棉。钣金胶涂抹的随意程度令人失望,给人一种工人不认真的感觉。

新3系的车门设计也有些不尽如人意。没有激光焊接,也没有四门统一结构,反而出现了喷漆工艺瑕疵。车门框的点焊工艺也非常一般,不能让人满意。

车门内隔音棉安装方式不太讲究,没有特别严密的固定。车门板里没有常规的塑料布防水层,而是一个黑色树脂大板,集成许多部件。玻璃升窗器也位于这个板子内部。

前门没有加强筋,而后门则有加强筋和弓形防撞梁。前后门区别对待,前门成本较低,而后门在碰撞后更难开启,因此加强结构设计合情合理。

车顶和地板结构方面,新3系的设计与10几万的普通轿车相差无几。车顶内饰板没有隔音棉,金属车顶没有止震贴,加强件仅有一个位于天窗后面的加强筋。车顶线束防护水平很低,线束没有使用防止共振的卡槽固定。

地毡层为发泡材料多层压制合一,但在隔音隔热效果方面,与十几万的车型相比,差距并不明显。地板下大面积覆盖了再生棉和沥青止震贴,线束裸露在外,存在安全隐患。

底盘设计方面,宝马新3系还算不错,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底盘护板有四种材料,包括铝合金、玻璃纤维板和树脂板。后悬挂为五连杆设计,但零部件都是普通的钢材料,感觉是在省钱。

拆解评分方面,全新宝马3系最终得分为60.3分。评分依据牛车实验室的《家用汽车拆解评价规范》。拆解评分表格仅列出车辆得分项,完整评分体系涉及标准保密文件。

宝马新3系的丢分项主要集中在线束防护、隔音止震、车门内层钢板缺失、车顶无加强等方面。然而,铝合金前杠、车门防撞梁和底盘防护是其高分项。

总体来说,新3系白车身材料强度表现一般,整车都没有出现铝合金外蒙皮,许多方面都是以降低成本为优先。虽然60.3分距离满分100分相去甚远,但仍然是牛车实验室拆解车型中得分最高的,落地价为41万元。

宝马3系

按照我们的拆解经验和拆解前推测,感觉35万级别的豪华车,在评分方面至少要达到70-75分才能满足消费者对于安全的需求。从这方面来讲,新3系还存在很大的提升空间。

相关车系

宝马3系
4.53
宝马3系
最低售价:31.99万

精彩栏目

限时优惠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