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车问答问答详情

大众朗逸车主常遇到的问题有哪些

2025-08-19 13:30 发布

我们来揭示这些通病,给广大车主和准车主们提个醒:

在高速行驶时,朗逸常常遭遇噪音的困扰。胎噪成为了主要问题,轮胎与粗糙路面的高速摩擦,产生持续不断的“嗡嗡”声,通过底盘传入车内,尤其在路况不佳的高速路段,这种噪音更加明显。此外,风噪也不容忽视,当车速增加时,车身周围的气流呼啸而过,门缝和车窗缝隙等部位的密封性稍有不足,就会有风声传入车内,发出尖锐的声响。再加上发动机在高转速下的持续工作声,这些噪音交织在一起,让车内交谈变得困难,长途驾乘后,驾乘人员往往疲惫不堪,耳膜也承受了巨大的压力。

在制动系统方面,朗逸偶尔也会出现问题。倒车时,车主会听到车轮处传来尖锐的“吱吱”声,仿佛车辆在抗议。轻踩刹车停车时,也会出现类似的声音,这种高频的噪音在安静的停车场或拥堵路段尤为突兀。这通常是因为制动钳与刹车片之间磨合不佳,或是刹车片材质过硬,在接触刹车盘时产生剧烈摩擦,不仅影响舒适性,还让车主对制动系统的健康状况产生担忧,生怕影响行车安全。

动力方面,朗逸的1.6L车型常常被车主们诟病。起步时,发动机响应偏慢,轻踩油门,车辆提速不快,缺乏那种轻快的推背感。在红绿灯路口,朗逸往往只能看着旁边的车冲出去。当需要超车时,深踩油门,虽然发动机转速攀升,但车速提升却有延迟,动力似乎被一层“薄纱”阻挡,无法及时爆发,对于追求驾驶激情的车主来说,这种体验确实有些扫兴。这主要是因为发动机的调校偏向燃油经济性,低扭输出不够充沛,在应对急加速或满载爬坡等工况时,动力短板尤为明显。

操控性方面,朗逸的悬挂调校偏软,虽然日常驾驶舒适性不错,但在连续弯道或紧急变道时,车身侧倾比较明显,驾驶者能明显感觉到车身重心偏移,心里难免有些发慌,操控信心大打折扣。转向方面,部分车型存在一定的虚位,转动方向盘时,车头响应不够灵敏,细微调整方向时,车辆行驶轨迹不能如预期般精准改变,驾驶体验不够流畅。

内饰质感方面,朗逸也存在一些问题。中控台和车门内饰板等区域大量使用硬塑料材质,触感生硬冰冷,缺乏软质材料的温润与豪华感。在夏季高温暴晒后,塑料异味散发明显,需长时间通风才能减轻。设计上,朗逸内饰风格多年未大变,传统的按键布局和普通的仪表盘样式,与当下一些主打科技感和时尚感的车型相比,显得陈旧过时,难以满足消费者对精致内饰氛围的期望。

朗逸的后排空间也常遭车主吐槽。腿部空间在应对家庭出行时略显紧张,身材稍高的乘客,腿部距离前排座椅后背仅一拳左右,长时间乘坐无法自如伸展,极易产生疲劳感。头部空间同样不宽裕,溜背式造型虽增加了车辆外观的动感,却压缩了后排头部余量,让乘客头部距车顶近在咫尺。中间地台隆起较高,满载时,后排中间乘客脚部放置难受,影响乘坐舒适性。

在安全配置方面,朗逸也存在一些问题。与同级别竞品相比,一些车型在中低配版本上,主动刹车、自适应巡航等主动安全配置缺失。在紧急制动场景下,没有主动刹车辅助,仅靠驾驶者反应,一旦遇到突发状况,制动距离可能延长,增加追尾碰撞风险。而自适应巡航功能的缺失,让长途驾驶时,驾驶者无法轻松设定跟车距离与速度,双脚需时刻待命。

朗逸的车机系统也常遭车主吐槽。功能单一,除了基本的收音机和音乐播放,拓展性功能少,智能语音交互的识别准确率低,指令执行生硬,反应速度慢,启动车机系统加载缓慢,点击导航、切换歌曲等操作常有延迟,甚至卡顿死机。在手机互联方面,对新手机系统的兼容性不佳,连接不稳定,无法实现投屏等便捷功能,自带导航地图更新不及时,路线规划不合理,引导偏差时有发生。

随着行驶里程增加,朗逸的一些关键部件耐用性问题逐渐显现。部分车型出现烧机油现象,机油消耗远超正常水平,车主需频繁检查机油液位并添加,不仅麻烦,长期下来还可能因机油不足损伤发动机。正时皮带一般在6-10万公里就需要更换,若未及时更换,一旦断裂,气门、活塞等部件将遭受严重损坏,维修成本高昂。变速箱也是故障高发区,双离合变速箱在拥堵路况下,因频繁换挡,离合器片磨损加剧,换挡顿挫感明显增强,甚至出现动力中断。手动变速箱则可能面临离合器压盘、分离轴承等部件过早磨损,导致离合踏板沉重、换挡生涩,每次换挡都需费力踩踏,驾驶体验大打折扣。

朗逸的电子系统时不时也会出些问题。车窗升降系统容易闹脾气,主驾驶位车窗一键升降失灵是常见问题,有时按动按钮,车窗毫无反应,或是只能单方向升降,检查后发现多是车窗升降电机故障、电控线束接触不良或开关损坏。中控锁也偶尔“罢工”,车辆行驶中无法自动落锁,或是停车后按遥控钥匙锁车,车门锁不上,只能手动机械锁止。

朗逸这些通病的产生,背后有着深层次原因。一方面,成本控制是关键因素,作为主打经济家用的车型,在材料选用和零部件配置上需精打细算,这就使得隔音材料、内饰材质等方面有所妥协,导致噪音和内饰质感问题;同时,为平衡价格与性能,一些高科技安全配置和先进车机系统未能在中低配车型普及。另一方面,朗逸多年来基于成熟平台打造,技术更新相对缓慢,像发动机和底盘调校沿用旧有思路,面对当下消费者日益增长的高性能和高舒适性需求,动力操控短板和空间优化不足逐渐显现。

大众朗逸

对于消费者而言,购车前要充分了解车型通病,多参考车主口碑和专业评测,试驾时重点感受噪音、动力、操控等方面表现,权衡能否接受。购车后,严格按照保养手册定期维护,选用优质机油,按时更换易损件,能有效减少故障发生。遇到问题及时去正规4S店检修,莫自行拆解复杂部件,确保车辆始终处于良好状态,让朗逸这位“国民家轿”更好地服务出行。

相关车系

大众朗逸
3.9
朗逸
最低售价:7.99万

精彩栏目

限时优惠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