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低价充电补能,白天用电高峰时,通过V2G充电终端,将车载电池的电量回输给电网,减轻电网负荷:
为什么重庆会成为试点?这与重庆早在2020年就开始探索车网互动有关。目前,重庆公交共有8700台,其中约3600台为新能源公交,近3000台具备放电能力。已建成14个V2G站点和33个V2G终端,在去年迎峰度夏期间向国家电网反向充电,累计压降负荷14兆瓦。
在江北区福佑路公交站场,一辆新能源公交车缓缓停靠在一个看似普通的充电终端前。工作人员拿起充电终端上的充电枪,插进公交车的充电口,这看似简单的动作其实是在放电,将满电车的电放一部分给充电终端,储存在储能堆中,然后再通过智能调配送给国家电网或其他电动车。在充电终端不远处,矗立着一大一小两个“箱子”,大的是低压室,小的是储能堆。
公交车变身城市“移动充电宝”,这得益于新能源公交车电池容量较大,一台公交电池的容量约等于5-6台电动小轿车的总和。公交运营线路固定、时间有规律,白天跑线路,晚上集中停放,能源补给刚好与城市用电高峰错开,容易实现规模化调度。公交车放电是否会影响其正常运营?王利鹏解释,智能调配系统会严格限定放电上限,比如一台公交车满电续航约300公里,放电时会保留约200公里续航电量,完全能满足行驶需求。
去年迎峰度夏期间,通过这些设备,公交车实现了向电网大规模反向送电,其缓解电网负荷的效果,相当于瞬间关闭大约1万台空调。公交车向电网反向充电的想法始于2020年,当时公交开始大规模电动化。在运营中发现,公交车电池一般8年左右就必须报废,但电池寿命设计普遍为4000次满充满放,远高于车辆使用需求。如果能将这些多余的电池容量用于反向充电,便能充分挖掘电池潜力,实现最大化利用。
经过两年攻关,2023年7月4日,重庆公交和国网重庆市电力公司进行了国内首次演练,8辆公交车同时向国家电网放电,最大上网功率达480千瓦,持续3小时,降低附近片区供电线路负荷38%。2024年夏天,重庆连续高温晴热,用电负荷屡创新高,双方再次成功开展规模化反向放电上网演练,在迎峰度夏期间累计放电21天,参与11次电网需求侧响应,累计压降负荷14兆瓦。
目前,重庆公交具备放电能力的新能源公交车约3000台,已完成14个V2G站点、33个V2G终端建设,预计今年底还将建成26个V2G站点、57个V2G终端。业界专家认为,在重庆电力供应长期紧张、迎峰度夏期间电力短缺问题尤为突出的背景下,依托重庆公交的V2G技术体系,在保障公交正常运营情况下,3000台公交车若全部参与放电,每天能为电网反向充电30万度,约等于3万户居民一天的用电量,这对缓解电网高峰负荷具有显著意义。
公交车充电的时间主要取决于所使用的电池类型,磷酸铁锂电池和钛酸锂电池是两种常见的电池类型。首先来看磷酸铁锂电池,这种电池是目前市场上主流的选择,续航能力通常在200公里左右。磷酸铁锂电池的充电时间通常在夜间进行,大约从11点到6点之间。这是
公交车充电时间因电池类型而异。主要分为磷酸铁锂电池和钛酸锂电池。其中,磷酸铁锂电池公交车是主流,续航能力基本上在200公里左右,充电时间一般在夜间回场后进行,从节约成本的角度来看,充电时间通常为11点到6点。充电功率基本上是15kw左右,可
公交车充电至满状态大约需要12小时。但是,充电时间取决于充电桩的类型和车辆的电量。如果采用快充,充电时间会缩短,但是频繁使用快充会影响电池寿命。因此,建议使用慢充,这样可以延长电池的使用寿命。 充电桩充电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 勤充浅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