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回答这个问题,今天我们对Model3进行了拆解,以详细地探讨它的品质:
关于车辆的安全性能,特斯拉在这方面的表现确实令人满意。车头和车尾都有相应的高压线安全提示,以便在车辆发生碰撞事故时,施救人员可以迅速剪断这些电线,切断回路,从而确保施救人员的安全。随着电动汽车的普及,严重碰撞事故的概率也在增加,但在我们拆解的国产电动车中,没有看到任何一款车具备这样的设计。这不仅给施救方带来极大的安全风险,也表明国产电动车在安全设计方面仍需努力。
Model3的车身覆盖件设计上,前盖和四门采用了铝合金材质,其余部分则使用了钢材。相较于早期的特斯拉车型,Model3的车身覆盖件用料略显逊色。然而,Model3的前防撞梁设计却比早期车型更加出色。拆掉前保险杠后,可以看到一根宽大的铝合金防撞梁,厚度为3.03毫米,宽度占比达到82.32%。
这根防撞梁与奔驰E级的设计相似,呈弓形,能有效提高偏斜碰撞测试成绩。而Model3的毫米波雷达则被安装在防撞梁后方,前方还有一根保护泡沫作为缓冲,这使得雷达在撞击不猛烈的情况下不易损坏。特斯拉的这种设计显然比一些自主品牌车型更加合理。
前防撞梁下方装有一个主动式进气格栅,这是一种常见的美国车装置,其目的是在寒冷环境下迅速升温,以达到最佳工作状态。然而,这种设计在车辆造型方面做出了妥协,水箱散热片以45度角安装,通过导风口进行散热。这种设计虽然实用,但也存在一定的争议。
Model3在行人保护方面做得很好,增加了一根行人防卷入的铝合金副防撞梁,宽度与主防撞梁相似,这是ModelS和ModelX没有的设计。然而,从侧面看,这根副防撞梁的造型较为奇特,并非平面,而是呈“刀锋”形。虽然本意是为了防止行人被卷入车底,但这种过窄的接触面积,更像是一把伤人的“利刃”。相比之下,观致3的设计则更为精细,它在主防撞梁和副防撞梁上都设计了保护泡沫,体现了先进的安全理念。
Model3的前吸能盒采用铝合金材质,可拆卸式结构,但没有溃缩褶皱和打孔。后防撞梁同样采用铝合金材质,厚度为3.81毫米,宽度占比为63.54%。相比ModelS和ModelX,Model3在用料上有了显著进步。后防撞梁结构呈“目”字形,但由于车尾造型的要求,它被做成一个倒三角的样式。后吸能盒同样存在,但与前吸能盒相比,它显得较为薄弱。后防撞梁凸出于后备箱盖,能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
根据碰撞测试结果,Model3在美国NHTSA的测试中表现不错,但欧洲尚未进行任何测试。整体来看,Model3在防撞梁用料、行人保护设计以及吸能盒等方面都有了显著的进步。然而,它仍然存在一些不成熟的地方,如行人防卷入副防撞梁的设计。整体而言,特斯拉正逐渐从一个造车新手成长为成熟车企,其安全设计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接下来,我们将继续探讨Model3的底盘和内饰等方面,敬请期待。
如果有人购买了一辆奔驰E级车,并计划将整辆车拆解,然后将所有零部件出售,那么这种做法是否能够大赚一笔呢? 首先,拆解一辆奔驰E级车并出售其零部件,这看似是一个颇具诱惑力的想法。然而,实际情况远比想象中要复杂得多。一辆奔驰E级车的价格非常昂贵
宝马在国内一直被视为豪车、神车,开宝马成了许多人的梦想。然而,经过多年的市场竞争和技术革新,如今我们有机会揭开其真实的品质面貌。通过拆解一辆全新宝马3系,我们发现了一些有趣的设计特点。 如今,汽车工业中的首要目标是降低成本,而利润最大化是车
奔驰GLS拆解是一项复杂但极具吸引力的工作,对于那些喜欢自己动手DIY的爱好者来说,了解其拆解要点至关重要。首先,拆解前的准备工作是至关重要的,确保你拥有足够的工具和安全装备。在拆卸过程中,你需要注意每一个零部件的顺序和位置,以保证后续的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