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的高档豪华车市场中,宝马、奥迪、奔驰三大德系豪华品牌销量位居前三,远超后面的竞争对手,其在中国市场上的总份额更是高达75%左右,简直家喻户晓。
根据这三家公布的财报显示,其2014年的全球销量都在160-180万辆左右,比马自达之类的普通品牌总销量还高,说一个年销量近200万辆的品牌是豪华车,对于追求独特稀有的土豪们来说有点说不过去吧。
当然,也不是说产销量越小就越高级,上世纪80、90年代大把中国地方汽车制造厂年销量不过千,总不能说它们是豪华车吧?从品牌来看,BBA们无疑算是比较高档了,都是底蕴深厚的大牌,品牌溢价也做的不错。
简而言之,就是同样尺寸配置的车型,BBA总要比大众、丰田、福特们贵上一截。以国人熟知的奥迪为例,奥迪A4与帕萨特都使用大众集团开发的MQB模块化平台,技术配置上大同小异,但就是卖的贵,这就是品牌的功力了。不过与真正的豪华品牌相比,还是有那么点差距。
豪华车是一类车型的分类,奔驰宝马奥迪们品牌影响力较高,但也只有少量旗舰型号基本满足豪华车标准。那么,哪些车才是真正的豪车呢?业界有个不成文的分类,以保时捷为标准,销量低于保时捷且同级别售价更高的,才算真正的豪车。
目前,保时捷跑车、轿跑、SUV都生产的情况下,产销量也还不到20万辆,其品牌溢价能力也明显高于BBA。以这个标准看,这次事故撞毁的兰博基尼和法拉利算的上是真正豪华车,销量小逼格高又死贵死贵的劳斯莱斯和宾利自然是真豪车。
至于捷豹路虎,那就呵呵了。与这些真正的豪华车相比,BBA们简直弱爆了。量产的旗舰如奔驰S级之流售价都在300万以内,这只是真豪车的入门级售价好吧。品牌溢价之类的差距就更大,性能怪兽布加迪自从品牌复活以来总计限产450辆,量产版的售价折合人民币千万元左右,其中特别定制的限量版高达近半个亿,相当于拿一辆奥迪A4做个小幅改动然后卖200万,你觉得奥迪能做到吗?以品牌来区分豪华车与否也是一种比较low的行为。
其实因为产量小、市场小,那些高大上的真豪华品牌们难以在竞争激励的汽车市场中独立生存,往往依托于某些看起来逼格比较低的普通品牌。至于奔驰宝马奥迪被误认为豪车,国人往往把BBA们视为豪车的标志,无非与以下几个原因有关:一是价格,相较于中国人均GDP不到5万元来说,BBA们动辄几十上百万的价格确实已经“够豪华”。
不过BBA们不是天然这么贵的,除了中国市场以占世界四分之一的销量贡献了汽车业40%的利润之外,高额的税费也是一大原因。以三大豪华旗舰为例,在欧美的起售价大概6-7万美元,只相当于人均GDP的1.5-2倍;而在中国售价至少80万起,相当于人均GDP的17倍以上。
二是宣传,BBA入华时间早,市场规模大,多年不差钱的宣传提升了其品牌调性,加上自身产品过硬,奔驰的乘坐舒适性、宝马的操控、奥迪的科技感,都是可圈可点的,自然营造了一种豪华之感。三是汽车文化。
汽车在中国真正大规模走入个人市场也就是近十来年的事儿,对于汽车的理解更多的是地位身份的象征。官车奥迪自然不必提,有钱人选择奔驰宝马的也是大把,在普通民众眼中,有钱有权人的选择如果不算豪车,哪些才算豪车?据说判断豪车有个简单的方法,开在街上时,周边的车离得越远,车的“壕”色越足。
在长沙这座繁华的城市里,豪华汽车随处可见,特别是奥迪Q7和奔驰GLC260,已经成为街头的常客。然而,这些豪华汽车真的代表了财富和地位吗?这值得我们深思。 长沙的街头,经常可以看到各种豪华车型,奥迪Q7和奔驰GLC260更是其中的热门选择。
十年前,开奔驰、宝马、奥迪等豪车的人非富即贵。如今,BBA大街上随处可见,这背后究竟有哪些原因?下面我们来详细探讨。 首先,豪车为了抢占中低端市场,价格不断下探,买豪车的门槛越来越低。最近十年,国内豪华汽车市场的车型级别和价格正在不断下探。
从社会符号学角度来看,奔驰确实承载着强烈的身份象征意义。商务场合中的S级轿车、年轻群体中的C级轿跑,都在无声地传递着特定的社会信号。然而,这种认知正在被两个重要趋势打破。 首先是汽车金融的发展,让豪华车变得触手可及。零首付、低利率的贷款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