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中国汽车在俄罗斯市场取得了显著的进展,但同时也遭遇了一系列打压。
两国贸易额达到了两千四百多亿美元的新高,然而,中国汽车在俄罗斯市场却面临了多次挑战。不到两年的时间里,俄罗斯已经实施了四次措施,其中最近一次甚至直接禁止了几个主流品牌的卡车销售。俄乌冲突之后,奔驰、宝马、丰田等欧美日韩品牌陆续撤出俄罗斯市场,中国汽车品牌如长城、奇瑞、吉利等凭借优质的产品和高性价比迅速填补了这一空白。
在2022年之前,中国汽车在俄罗斯的市场份额不到百分之四,但到了今年,这一数字飙升至惊人的百分之五十八点三。然而,俄罗斯对这种增长产生了警惕,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限制中国汽车的销售。首先,俄罗斯通过哈萨克斯坦等中亚国家转运进口汽车时,要求补交税款差额,直接堵住了避税的“后门”。随后,俄罗斯大幅提高了进口汽车的“报废税”,从百分之七十到八十五,且规定每年继续上涨,这明显增加了中国汽车的销售成本。
接下来,俄罗斯技术监管部门更是直接禁止了几款中国卡车的进口和销售,理由是刹车系统性能不足和紧急呼救设备安装不规范。这两次禁售措施直接影响了中国卡车在俄罗斯市场的份额,从百分之二十七到半壁江山被砍掉。俄罗斯的这些措施显然是精心设计的组合拳,旨在恢复本国汽车与进口汽车之间的“平衡”。这些措施背后的原因是,作为一个传统工业大国,俄罗斯不愿意看到自己的汽车制造业被外国品牌占领。
对于中国汽车企业来说,要想继续在俄罗斯市场取得成功,可能需要考虑在当地投资建厂,实现本土化生产。这不仅能绕开关税壁垒,还能为当地带来就业和税收,这是俄罗斯更愿意看到的结果。然而,俄罗斯的商业环境和法律体系与国内和发达国家相比还有较大差距,卢布汇率的不稳定性也增加了投资的风险。因此,中国汽车企业需要有长远的战略眼光,充分考虑各种可能的风险,提前做好预案,才能在复杂的国际贸易环境中走得更稳、更远。
最近,2024年《财富》世界500强榜单发布,中国车企的表现可喜可贺。上汽集团、华为、一汽集团、比亚迪集团、广汽集团、吉利控股集团、北汽集团、东风汽车集团、宁德时代、奇瑞控股集团和小米集团等11家车企榜上有名。这不仅体现了中国汽车制造业的强
令人震惊的是,梅赛德斯奔驰的两大股东均来自中国,分别是吉利集团和北汽集团。吉利集团持有9.69%的股份,而北汽集团则持有9.98%的股份。从某种角度来看,梅赛德斯奔驰已经可以被视为中资控股的企业了。 尽管吉利和北汽并未加入奔驰的监事会,不直
北京奔驰并非完全国产。它是由德国梅赛德斯-奔驰公司与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共同合资成立的。尽管北京奔驰生产的车型在中国进行组装,但其核心技术、生产工艺及供应链管理都融合了德国公司的元素。 具体而言,北京奔驰在生产过程中,采用了德国梅赛德斯-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