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我们将继续探索车身控制器的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BodyControllerLeft,以了解它与前车身控制器的区别与联系,以及它的组成与控制范围:
BodyControllerLeft布置于驾驶员侧仪表台左下方的车身左侧钣金上,与常规控制器相比,其形状设计显得与众不同。它不是我们传统印象中的方方正正的盒子,而是根据布置需求而设计的不规则形状。从外观上看,BodyControllerLeft共有9个插接件,分别是BODY1、BODY2、BODY3、SEAT、DOOR、DASH、POWER、FRUNK以及HVAC,这基本上涵盖了它控制的所有负载范围。值得一提的是,这里的负载都是车左侧的负载,而车右侧的负载则由BodyControllerRight负责。
经统计,BodyControllerLeft的9个插接件共有249个PIN脚,其中164个PIN脚有明确的定义。去掉外壳后,可以看到BodyControllerLeft的形状与外壳相似,其集成度非常高。在板上,我们可以看到一颗主MCU及两颗辅MCU,MOSFET与Transceiver星罗棋布。
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下BodyControllerLeft的系统框图,以了解其具体的控制内容。从上面的系统框图可以看出,BodyControllerLeft共有三大块功能。
第一大块功能,与前车身控制器类似,承担着其他一些控制器的配电任务,例如其通过高边驱动控制了ChargePortECU、SecurityController、TPMS、DriveInverter&Resolver、BLEDriver-BPiller、BLERear等控制器的供电。
第二大块功能是逻辑控制,包含了许多重要功能,例如左前门车窗控制、左前门门锁控制、左前门灯光控制、左后门车窗控制、左后门门锁控制、左后门灯光控制、方向盘电动调节控制、驾驶员座椅的控制、左侧后视镜控制、左后灯光、左侧EPB电机控制以及空调的鼓风机口控制。此外,它还连接了三条LIN总线,分别控制OverhadConsoleFront、LumbarECU及SteeringWheelControlECU。
第三大块功能是信号转接,BodyControllerLeft上的插件对应不同区域的线束,它起到了线束路由的功能,将不同区域模块上的线束连接起来,降低了线束的复杂程度。
综上所述,特斯拉Model 3的BodyControllerLeft融合了传统汽车的车身控制器、门模块、座椅控制器、方向盘电动调节控制器、电子驻车以及空调鼓风机控制等多种功能,是一个超级大集成方案。这样做显而易见的好处是降低成本,但同时也存在开发难度大并且单点故障的售后维修成本高的缺点。相信这样的大集成方案在未来几年里将在对成本敏感的紧凑型车上逐渐流行起来。
在当今全球可持续能源转型的浪潮中,特斯拉凭借其独特的T字型车标成为了一家引领潮流的汽车公司。特斯拉是由马丁·艾伯哈德和马克·塔彭宁于2003年创立的美国电动汽车制造商,自2010年起,特斯拉成为美国唯一一家上市的纯电动汽车制造商,以其努力和
特斯拉的实际续航里程并非固定值,一般在400公里到715公里之间。不同车型因电池容量和配置差异,续航里程也有所不同。例如,Model Y标准续航后驱版的续航范围在341公里到500公里之间,而Model S 2023款 Plaid 版三电机
特斯拉是美国的电动汽车品牌,其标志为T。特斯拉成立于2003年,主要专注于纯电动汽车的制造,而特斯拉的中国工厂则位于上海东南角的两港西大街与贾政路交叉口。2019年1月7日,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正式开工,标志着特斯拉在中国市场的发展进入了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