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汽车市场开始发展的时候,对于变速箱的选择往往以AT(自动挡)为主,而当时的双离合技术尚未成熟,CVT(无级变速)也尚未普及:
AT变速箱虽然在传动效率上略逊于手动挡,但在当时,消费者似乎没有太多的选择。如今,10万元左右的预算就能轻松买到7速双离合、8AT、9AT或模拟9挡的CVT变速箱。然而,10年前,大多数轿车仅有4-5挡的变速箱可供选择,发动机在行驶过程中需要保持较高转速,这不仅增加了油耗,还会产生噪音和震动。
以现代某B级轿车为例,其搭载的7速双离合变速箱在1.4T发动机下,高速行驶120公里每小时时,转速仅需2200转。而10年前的B级轿车,2.0L发动机同样保持120公里每小时的行驶速度,其转速需达到3000转左右。从理论上讲,变速箱的挡位越多,发动机就能越高效地输出动力。现代的双离合和多挡位AT变速箱在中高速行驶时,燃油经济性明显优于手动挡变速箱。CVT变速箱在低速工况下的燃油效率也优于手动挡。
有人认为手动挡更具驾驶乐趣,这通常是对手动挡车主的一种自我慰藉。事实上,手动挡的驾驶体验对真正的驾驶爱好者或专业车手而言,仅在特定路况下才有价值。如果让一名专业车手驾驶手动挡车在早晚高峰的北京东三环行驶,他可能更希望拥有一辆自动挡车,甚至希望车辆具备自动驾驶功能。
为什么过去有那么多人选择手动挡?答案很简单:价格。手动挡结构简单,生产成本低,早期常搭载于一些低价车型。例如,过去大街上跑的出租车,几乎都是手动挡。而自动挡结构复杂,生产成本较高,常搭载于中高端车型或一款车的中高配置。10年前,人们生活水平不高,许多家庭刚开始购买汽车,手动挡因其价格优势而广受欢迎。
有人会说,欧洲很多国家流行手动挡车,欧洲人更懂汽车,更看重驾驶乐趣。然而,欧洲人选择手动挡车,主要还是因为价格便宜。欧洲手动挡二手车保有量很高,价格便宜,再加上相对省油的缘故,许多人选择手动挡车。购买手动挡二手车,与我们购买电瓶车的逻辑相似,都是出于经济考虑,而非对驾驶乐趣的追求。
学驾照时,人们常被告知“学车就学手动挡,以后所有的车都能开”。然而,现在的汽车市场中,自动变速箱的渗透率已经超过80%,许多车企已逐渐取消手动挡。对于新手司机而言,C2驾照已足够驾驶目前市售超过80%的车辆。因此,对于现代驾驶员来说,是否需要学习手动挡已成为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汽车变速箱维修后的保修期并没有统一的标准,通常情况下,变速箱维修后的质保期大约为一年,但具体时间会因不同情况而有所不同。根据我国的相关规定,新车一般享有至少3年或6万公里的质保期。在这段时间内,如果变速箱需要维修,通常会遵循整车的质保规则。
汽车变速箱的寿命因种类、材质、驾驶习惯、行驶环境和保养等因素而有所不同。液力自动变速箱AT性能稳定结实耐操,基本能保持十年以上。无级变速箱CVT的核心部件钢带设计使用寿命已达30万公里,实际能达40万公里,能在宽范围内无级变速,提高燃油经济
不在。汽车变速箱的质保时间通常为三年。变速箱是车辆上一个非常重要的部件,主要分为手动和自动两种类型。手动变速箱主要由齿轮和轴组成,通过不同的齿轮组合产生变速和变矩效果;而自动变速箱,如AT类型,则由液力变扭器、行星齿轮、液压变距系统和液压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