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实并非如此。
电机数量与质量的关系并非直接等同。双电机版车型普遍比单电机版性能更高,三电机车型如特斯拉ModelSPlaid和LucidAirSapphire则更加强悍。然而,从三电机布局开始,高性能电车对电机的要求更加严格,不能再简单依靠增加电机数量来提升性能。
高性能电车追求功率密度,这是衡量电机性能的关键指标。功率密度的大小取决于电机功率和重量。例如,蔚来ET7的后感应电机功率密度为2.22kW/kg,而特斯拉ModelSPlaid的后轴双永磁电机功率密度为2.96kW/kg。相比之下,极氪001FR的后轴双永磁电机功率密度达到了4.4kW/kg,这一成绩是通过优化技术、工艺和材料实现的。
极氪001FR采用了多种先进技术,如六磁极双V转子设计、六层扁线绕组以及SiC功率半导体,这些技术共同提高了电机的功率密度。此外,极氪001FR的电驱系统还实现了轻量化,前、后双电机电驱系统的重量分别为121kg和140kg,峰值功率分别为310kW和620kW。相比之下,蔚来ET7的后感应电机电驱系统重量为135kg,峰值功率仅为300kW。
高转速是高性能电车的另一大挑战。在没有变速箱的情况下,电车的极速与电机转速密切相关。极氪001FR和特斯拉ModelSPlaid等高性能电车都采用了碳纤维转子外壳,以确保转子在高速运转时保持结构稳定。
高性能电车的散热压力主要来源于极速性能和加速性能。电机在高转速下会产生大量热量,需要高效的散热技术。目前,油冷散热技术被广泛应用,因为它可以深入电机内部,更有效地传递热量。
此外,电池的放电倍率也是实现高性能电车的关键因素之一。高性能电车需要电池在短时间内释放大量能量,而极氪001FR的电池放电倍率估计能达到10C,以满足四电机的峰值功率需求。
高性能电车对电控系统的要求也更加复杂。矢量控制技术需要精确管理四轮扭矩分配,而高性能电池的“快充更快放”特性也对电控系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总之,高性能电车不仅需要提升电机数量,还需要在功率密度、转速、散热、电池放电倍率和电控系统等方面进行全方位优化。这些技术挑战使得高性能电车的开发难度并不比高性能油车简单。因此,单纯增加电机数量并不能实现高性能电车的目标。
最近,极氪推出了一款高性能版本001FR,它配备了四颗电机,加速仅需2秒多,极速更是达到了280km/h,刷新了人们对高性能电车的认知。然而,人们往往误以为,高性能电车只需增加电机数量即可实现性能提升,这种想法其实过于简单化。 电机数量并不
最近,极氪推出了高性能版本001FR,搭载了四颗电机,实现了2秒出头的加速和280km/h的极速,刷新了人们对高性能电车的认知。然而,许多人误以为,只需增加电机数量就能打造高性能电车,这种想法可能过于简单化了。事实并非如此。 电机数量并不直
前段时间,极氪推出了一款高性能版本的001 FR,在四颗电机的加持下,跑出了2秒出头的加速和280km/h的极速,刷新了不少人对高性能电车的认知。然而,很多人也因此认为,要打造高性能电车,只需增加电机数量即可,这种想法甚至比研发高性能油车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