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0月,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渗透率突破53%,整体市场格局不断变化。然而,BBA这样的豪华品牌,凭借像奔驰GLC这样的经典车型,仍然在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最近,2025款奔驰GLC正式上市,售价为42.78万元至53.13万元,新车主要针对人车交互系统和通信模块进行了升级。
在新能源汽车日益普及的当下,这款车是否值得购买呢?奔驰GLC作为豪华中型SUV市场的标杆车型,拥有强大的品牌影响力,吸引了众多消费者的青睐。新车依然采用了经典的“夜幕星河”前脸设计,密集的星徽和硕大的奔驰LOGO相结合,辨识度极高。相较于新能源车型的设计,奔驰的三叉星LOGO仍然具备强大的视觉冲击力。
尺寸方面,奔驰GLC车身长度为4826mm,轴距达到了2977mm。虽然在空间方面,同价位车型中有不少比奔驰GLC更加出色,但其品牌影响力不容忽视,依然在豪华中型SUV市场中占据领先地位。
2025款奔驰GLC的最大亮点在于智能化方面的升级。全系车型配备了第三代MBUX人机交互系统,车机芯片升级为高通骁龙8295,能够将前方道路实况直接投射到屏幕上,并且支持语音交互系统“可见即可说”。此外,新车还升级了5G通信模块,提高了车机互联的流畅度。
在驾驶辅助方面,新车全系标配L2级别的智能驾驶辅助功能,包括主动刹车、车道偏离预警、疲劳驾驶提醒、360度全景影像、透明底盘、并线辅助、车道保持辅助、车道居中保持等功能。虽然没有提供城市NOA和高速NOA功能,但AR实景导航功能仍需选装。
与国产新能源车型相比,新款奔驰GLC在智能化方面存在一定的差距。不过,对于燃油车来说,这样的升级已经是相当有诚意的了。
动力方面,新车继续搭载2.0T涡轮增压发动机,匹配9AT变速箱和全时四驱系统,同时加入了48V轻混系统。最大功率分为150kW和190kW两种,对应的扭矩分别为320N·m和400N·m。虽然在新能源车型面前,这样的动力表现显得有些逊色,但在燃油车领域,这套动力系统依然具备一定的竞争力。
新款奔驰GLC还配备了悬架软硬调节功能,可根据路况变化调整最适合的悬架软硬度,提升乘客的乘坐体验。奔驰在底盘调校方面的专业技能,仍然吸引着许多高端用户。
然而,消费者购车时往往会与同价位的国产新能源SUV进行比较。与这些车型相比,奔驰GLC的动力性能和悬架技术都略显不足。190kW的最大功率在同价位新能源车型中仅相当于单电机水平;而简单的悬架软硬调节功能与国产新能源车型普遍搭载的电磁感应悬架相比也属于初级水平。
新款奔驰GLC的定价仍然较高,但预计上市后会迅速降价,最终价格区间可能在30-40万元之间,这样会提升其性价比。此外,新款奔驰GLC还可以享受国家以旧换新的政策,符合条件的车主可以拿到15000元的补贴;同时,奔驰官方还提供了年利率2.99%或最长60期分期等金融政策,降低购车成本。
总体来看,2025款奔驰GLC虽然属于小幅升级,但整体性价比有所提升。短期内,这款车维持月销一万辆以上的水平应该不成问题,依然是许多用户在选购豪华车型时的首选。然而,随着新能源汽车普及率的提高,奔驰GLC这样的车型也难免会受到冲击,消费者在购车时需要考虑到这一点。
作为东风风行旗下的经典商务MPV,菱智系列经过20年的市场考验,一直以其“实用主义”为核心竞争力。2025款菱智M5L在保持大空间和高性价比优势的同时,通过智能化升级和细节优化,展示了老牌车型的焕新姿态。 在设计上,菱智M5L延续了经典的方
2025年上半年,一汽大众宝来的销量持续暴跌,4月仅售6192辆,同比下滑8.3%;1-4月累计销量仅26787辆,暴跌71.8%。曾经月销3.8万辆的“家轿爆款”,如今在紧凑型车市场排名跌至第15位。这一剧烈下滑背后,是新能源浪潮冲击与自
重庆神箭汽车在性能表现方面有着独特亮点。通过专注于齿轮传动系统的研发和智能化升级,它在生产线布局和车间装备上取得显著成效。生产线采用U型流水线布置,车间装备数控化,不仅降低了运营成本,还提升了生产效率。例如,其“轻量化SGR减速机齿轮生产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