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轮定位,也被称为转向轮定位,指的是转向轮、转向节和前轴三者之间的相对位置。
后轮定位则是后轮和后轴之间的相对位置。四轮定位涉及的参数包括主销后倾角、主销内倾角、车轮外倾角和车轮前束。需要注意的是,四轮定位是指前后四个车轮(主要针对乘用车)的定位,而非每个车轮的四个定位参数。对于一般乘用车而言,车辆的前轮都是转向轮,具有上述四个重要的定位参数;而车辆的后轮定位来说,后轮一般是非转向轮,不涉及转向节和上下转向球头,因此也就没有主销的概念,主要考虑后轮每侧的车轮外倾和前束两个参数。
什么是主销,很多人错误地认为主销是减震器上支点与下支臂球头的连线。实际上,这只是适用于常见的轿车麦弗逊式独立悬挂,而对于双叉臂式独立悬挂或整体式转向桥的车辆则不适用。因此,主销应该被定义为转向轮转向时的回转轴线。无论是双叉臂独立悬挂、整体式转向桥,还是自行车和摩托车,只要具备转向轮,其主销就是转向时的回转轴线。
主销后倾角是指转向轴线向前或向后倾斜的角度。在测量主销后倾角时,是从汽车侧面测量转向轴线至垂直线之间的角度。某些独立悬架的汽车没有实际转向轴,其主销后倾角只是一个虚拟角度。主销后倾的主要作用是减小行驶中的方向跑偏,使方向盘有自动回正的功能。过小的主销后倾角会使转向系统产生偏摆震动,主销后倾角越大,方向稳定性越好;过大的主销后倾角则会使转向时费力。现代轿车普遍采用动力转向系统,因此主销后倾一般设计较大。主销后倾角的大小对轮胎的磨损速度没有影响。
主销内倾角是从车前方或后方看车轮时,车轮的主销轴向车身内侧倾斜的角度。当车轮以主销为中心转动时,车轮的最低点将陷入路面以下,但实际上车轮下边缘不会陷入路面以下,反而是将转向车轮连同整个汽车前部抬起一个相应的高度。这样,在转向后,在重力的作用下,转向车轮就会自动回复到原来中间位置,使得方向盘很容易复位。主销内倾角还有一个作用是在转弯时,倾斜的车轮给车身提供支撑力,以保证车辆在转弯时的车身稳定性。主销内倾角不宜过大,否则将加速轮胎的磨损。
车轮外倾角是轮胎相对垂直参照线的倾斜角度。当车轮顶部向外倾斜时,被称为正外倾角;当车轮的顶部向内倾斜时,被称为负外倾角。前轮外倾角可以使车轮接近垂直路面滚动,减小转向阻力,使汽车转向轻便。现代汽车多将外倾角设定为接近垂直或负值。
车轮前束是指车轮前端面与后端面在汽车横向方向的距离差。设置车轮前束的主要目的是修正车轮外倾角引起的车轮向外侧转动的趋势。前轮前束可以使左右两轮保持直线行进,减少轮胎磨损。
除了上述定位参数外,还有许多与车轮相关的参数,如推进角、退缩角、包容角等。推进角是车辆推进线与车辆参考中心线(几何中心线)之间的角度。退缩角分为前退缩角和后退缩角,前退缩角是两前轮中心连线的垂线与推进线之间的夹角,后退缩角是两后轮中心连线的垂线与推进线之间的夹角。包容角是从汽车正前方看,主销的轴线和车轮轴线之间的夹角,其数值等于主销内倾角和车轮外倾角的总和。
在四轮定位的调整中,主销后倾角、车轮外倾角和车轮前束是主要调整对象。调整四轮定位时,通常只需调整前轮前束。如果有必要调整其他定位参数,则应遵循一定的调整顺序。
四轮定位不良的表现有啃胎、跑偏、方向盘不正、车辆稳定性下降等。此外,还有一些不易察觉的表现,如舒适性降低、行驶阻力增大、油耗上升、底盘悬挂件异常磨损、行驶安全性下降等。
建议定期检查四轮定位参数,最好每年或行驶20000公里做一次四轮定位。如果已经发现与四轮定位有关的故障现象,应立即检查和维修,以避免损失扩大和车身底盘部件的损坏。
奥迪A4L前轮内侧刮胎可能由多个原因造成,包括四轮定位参数失准、胎压问题以及底盘状况不佳。 首先,四轮定位参数失准是导致刮胎的重要原因之一。例如,前轮外倾角过大,可能会导致轮胎内侧单边磨损;前轮前束参数不对,同样会导致内侧磨损。因此,定期进
车辆在使用一段时间后可能会遇到方向盘不正的问题,这可能与轮胎气压、轮胎磨损、底盘各部件磨损以及四轮定位有关。为了准确判断问题所在,可以先测量一下两侧的胎压,当两侧胎压不一致时,车辆可能会向气压低的一侧行驶。如果两前轮胎花纹磨损不一致,同样会
汽车在行驶过程中出现跑偏问题,不仅影响驾驶体验,还可能带来安全隐患。为解决这个问题,可以采取以下步骤: 首先,进行四轮定位。四轮定位可以确保悬挂和转向系统处于最佳状态,从而减少跑偏现象。当车轮定位出现偏差时,专业的四轮定位操作可以校正悬挂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