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车问答问答详情

雷达测速是如何工作的

2025-09-01 14:11 发布

雷达测速是利用多普勒效应原理通过发射无线电波并接收其反射波来测量目标速度的方法。

在交通领域,这种技术被广泛应用于超速测试。其工作原理是:当目标靠近雷达天线时,反射信号的频率会高于发射机频率;相反,当目标远离天线时,反射信号的频率会低于发射机频率。通过分析这些频率变化,可以计算出目标与雷达的相对速度。

雷达测速技术在交通工程中因其携带方便、精确度高而被广泛采用。然而,需要注意的是,如果驾驶人安装了雷达侦测器,可能会导致路边定点测速数据失真,甚至引发交通事故。

雷达的工作原理类似于声波反射,但使用的是高频无线电波。具体来说,雷达的发射机发出电脉冲,通过天线集中能量发射,而接收机则负责接收反射回来的回波。这种技术可以精确地测量目标的速度。

相比之下,激光测速使用红外线半导体激光二极管,具有窄光束、瞬间切换、发射率窄、发射红外线等特点。通过测量红外线光波传送时间来确定速度,激光测速可以明确认定受测目标,不易受多车并行影响,但成本较高且无法在移动状态中使用。

雷达测速具有易于捕捉目标、可安装在巡逻车上、误差能满足要求、价格适中、有效测速距离相对较近、测速准确率受波束张角影响等特点。总的来说,雷达测速是一种成熟有效的测速方式,在保障交通安全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精彩栏目

限时优惠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