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车问答问答详情

制动液是什么?

2025-09-01 17:41 发布

制动液,也称为刹车液或刹车油,是汽车制动系统中的关键液压介质。由于液体无法被压缩,从总泵输出的压力能直接传递至分泵,从而实现刹车效果:

制动液可分为含硅制动液和不含硅制动液,它们的作用包括能量传递、散热、防腐防锈以及润滑。合格的制动液应具备在高温、严寒、高速、湿热等工况下灵活传递制动力的特点。此外,它还应对刹车系统的金属和非金属材料无腐蚀性,并能有效润滑刹车系统的运动部件,延长刹车分泵和皮碗的使用寿命。

制动液的更换周期通常为两年或40000公里,但具体周期可能因车辆使用情况而有所不同。刹车油具有一定的腐蚀性和吸水性,因此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来调整更换周期。每款车型的用户手册中都会有关于刹车油建议更换周期的信息,通常建议为两年,但不同车型可能有所差异。

要判断刹车油是否需要更换,可以检查刹车油的含水率。如果含水量过多,会直接影响刹车油的干湿沸点,不仅会降低刹车油的稳定性,还可能在连续刹车时出现刹不住的情况。此外,含水率过高还可能导致气阻现象,显著降低制动效果。

检查刹车油含水率的方法如下:使用刹车油含水率测试仪,打开刹车油壶口并将测试仪插入其中,测量含水率。如果含水率超过3%,则制动液需要更换;如果超过5%,则必须立即更换,因为此时刹车油可能已经变质。

精彩栏目

限时优惠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