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机油的主要成分非常复杂,包括基础油、添加剂、有机酸、胶质、沥青质、机械杂质、水分以及含硫、氮、磷、氯的化合物等:
在机油使用过程中,会混入金属机械杂质、水分、灰尘等,还会因氧化碳化产生胶质、沥青质等。
首先,基础油是废机油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机油发挥润滑等基本功能的基础。在机油使用过程中,基础油性能逐渐发生变化,受到高温、高压以及各种复杂工况的影响。添加剂在废机油中也占据重要地位。它们原本是为了提升机油的各种性能而添加的,比如抗磨、抗氧化、清净分散等性能。然而在机油长期使用后,这些添加剂也会发生反应,部分成分会融入到废机油中。
有机酸是废机油中的一种含氧化合物。在机油使用过程中,烃类会发生氧化反应,产生酸、醛、酮等含氧化合物,其中酸类就是有机酸。这也是废机油酸值升高的原因之一。胶质、沥青质和炭青质也是废机油的成分。它们主要源于油品的氧化和碳化。随着机油使用时间的增长,烃类不断氧化,就会逐步形成这些物质,这也是废润滑油酸值高、粘度大、颜色深的原因。
机械杂质和水分也是废机油常见成分。在润滑油的使用和储存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混入磨损产生的金属机械杂质,由于液体润滑系统过滤装置无法完全脱除机械杂质,这些金属颗粒就留在了废机油中,而且会加剧机件的磨损。水分的来源也较多,比如环境湿度影响等,同时还可能混入汽柴油、灰尘、防冻液等其他物质。
含硫化合物同样存在于废机油中。它们一部分来自添加剂,一部分来自基础油,比如噻吩硫等。对于内燃机油,还有燃料燃烧后混入的含硫化合物。含氮化合物也是废机油的成分之一。主要由含氮添加剂和基础油带入,基础油中的氮化物也有不同的分类。
金属盐类在废机油里也能找到踪迹。它们来自添加剂,以及燃料燃烧、润滑部位腐蚀产生的金属离子。含磷、含氯化合物也包含在废机油成分中。磷主要来自含磷添加剂,而含氯化合物也有其特定的来源。总之,废机油成分复杂多样,这些成分的存在不仅影响了废机油的性质,也决定了其后续处理的复杂性和重要性。
了解废机油的成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认识它,并采取合适的处理方式,减少对环境的危害,甚至实现资源的再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