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车问答问答详情

比亚迪秦L的低油耗表现真的那么优秀吗?

2025-09-02 19:20 发布

关于秦L和海豹06这两款搭载了DM5.0系统的首发车型,一直存在着争议,主要集中在2.9L/100km的油耗和2100km的综合续航能力上。

然而,我并不认为网络上的讨论真正从车型产品力和消费者需求的角度出发,因此参考价值不高。最近,我有幸短时间内接触了秦L,并对其有了初步的了解。

先从外观说起。秦L的外观设计可以说是我见过的比亚迪车型中最出色的之一。它最大的特点可以用“均衡”、“克制”这两个关键词来形容。与以往比亚迪车型浓烈的“中式风格”不同,秦L在保留自身特色的同时,进行了一定程度的克制。

秦L的“龙脸”设计是我见过的王朝网车型中最为匀称和耐看的,几乎没有之一。更大的宽高比赋予了这张“龙脸”更大的发挥空间,大灯被拉得更修长,镀铬散热口也更扁平,比例更加均衡。车身做工方面,从缝隙观察来看,这台秦L的表现超过了合格线,两侧车窗外轮廓的镀铬装饰线对齐,前舱盖两侧的缝隙大小控制得不错。

车门把手采用传统的外露式设计,而不是隐藏式。在我看来,这种设计选择非常正确。首先,它的定位非常主流化,尽可能降低学习成本;其次,对于混动车型而言,对细节风阻的追求并不像纯电车型那样苛刻。

内饰方面,秦L的设计手法与以往的同门车型大相径庭。复杂的曲线被抛弃,换成了更加简单直接的平直线条。一道黑色的亮面饰板直接横贯整个中控台,仪表屏内嵌入面板中,简洁且有辨识度。相比之下,海豹06的内饰显得更富于变化,更具设计感。

在动态表现方面,秦L的油门风格并不是那种非常灵敏的类型。从给油到动力系统响应,大约会有不超过0.5秒的延时,响应速度相比秦PLUS有明显好转。动力输出像是一台1.8-2.0L排量的自然吸气机搭配CVT的风格,推背感不明显,但动力发放线性,不会让人觉得“肉”。即便在SOC不足15%的馈电状态下,小油门开度下的发动机介入也几乎没有什么动静,只有大脚给油时发动机噪音才会略微明显一些。

标称2.9L/100km的油耗并非难以达到,但对于驾驶者的“脚法”有一定要求。在日常市区驾驶中,油耗大致会在百公里3-4L左右,而在低SOC的馈电状态下高速驾驶时,油耗会相应上升至5-6L左右,虽然没有一些人的预想那么夸张,但这个水平依然很出色。

然而,这台秦L并非完美无缺,它的主要问题集中在底盘和NVH方面。转向手感偏重,这种重感与模拟传统液压转向的风格不同,随角度的阻尼感变化不明显。更严重的是,这台车存在明显的向右侧跑偏问题,在正常巡航中尤为明显,这显然不是正常的现象,也不是通过OTA能解决的软件问题。

刹车的前半段行程脚感有点虚,但制动力还是充足的。悬架调校得很硬,正常铺装路面上的表现还不错,但经过一些比较高的减速带时,冲击感会直接灌进车内。过弯时侧倾比较明显,但整体姿态控制得住,不至于狼狈。隔音水平和丰田两三年前的混动车型大致相当,动力总成噪音控制不错,风噪也中规中矩,但环境噪音隔绝方面有待提升。

总的来说,秦L的产品力很强,但它并没有达到“工业奇迹”那样的高度。它的成本控制和动力总成优化工作出色,加上品牌光环和强势的宣传效应,给了一些人本不该有的幻想。它更像是曾经的本田,给人一种“买发动机送车”的感觉。标称的NEDC油耗数字是其最大的亮点,相较之下,2000km的综合续航能力争议则显得不足挂齿。

秦L

作为一台工具和商品,秦L非常优秀,但作为一台工程作品,它不够均衡,表现喜忧参半。它的定位和表现让我想起了当年韩系的特供车,占据着A+级的定位,拥有入门B级车的身段和性价比,但机械素质方面还有待提升。希望比亚迪能进一步打磨产品,做出像海豹EV那样出色且均衡的车。

相关车系

比亚迪秦L
4.48
秦L
最低售价:9.98万

精彩栏目

限时优惠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