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行驶时,如果前挡风玻璃起雾,正确的除雾方法尤为重要,否则将非常危险。车窗起雾的原因主要是车内和车外温差或者湿度过高导致的,车内水蒸气遇到温度较低的玻璃,就会凝结成雾气。要解决这个问题,提升玻璃表面温度或降低湿度是根本方法:
在夏季,阴天或雨天时,车外湿度较大,车内温度低时,玻璃容易起雾。这时,最快速的方法是打开雨刷喷水擦洗外侧玻璃,但这只是治标不治本,因为车内温度低,玻璃温度没有升高,不久后又会起雾。因此,需要打开空调,设置为暖风内循环模式,将温度调高,出风口对准前挡风玻璃吹,两三分钟后玻璃温度会逐步升高,车窗外侧雾气也就消失了。注意,夏季不要将空调冷风出风口直接对着车玻璃,这会使雾气更加严重。建议将空调温度设置在23-26度左右,不要低于19度,既能防止车窗起雾,又能对人体健康有益。
在冬季,由于温差较大,车内湿度较大时,车窗内侧玻璃容易形成白蒙蒙的雾气。这时,可以开启冷风或暖风除雾,但行驶途中不要开暖风,因为这会非常危险。例如,有车主在温度较低时直接打开暖风,导致前挡风玻璃瞬间被雾气遮挡,前方一片漆黑,差点发生追尾事故。因此,在冬季开车时,如果一开始没有开空调,中途气温变低才开空调的话,一定要先开自然风或稍微打开车窗再开暖风。
冬季下雨天时,很多人习惯只开暖风,导致前挡风玻璃不断有雾气凝结,影响视线。这时,可以使用车辆的“除雾”功能,打开外循环,这样车内空气湿度会迅速下降。也可以打开A/C压缩机,将风量调大,出风口偏向玻璃一侧,利用大量冷风快速除湿,虽然速度慢一些,但效果持久。
专用除雾剂和防雨剂也是不错的选择。在开车之前,先将玻璃内侧擦干净,然后喷洒适量的防雾剂,再用干净毛巾擦拭干净即可。防雾剂会在玻璃表面形成一层保护膜,有效阻止水蒸气在玻璃上凝结。但其效果一般可持续几天到十多天,需要重新喷涂。防雨剂的质量好的情况下,可以在玻璃表面形成一层纳米膜,让水滴无法依附,从而有效防止雨滴粘附在玻璃上。
总之,车窗雾气在冬季车玻璃内侧居多,开启暖风并使用车辆的除雾功能是较为有效的方法。对于夏季雨天或冬季有霜时,可以使用雨刷和大暖风内循环,同时也可以使用车辆的“除雾”功能,以确保行驶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