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听人说某某自动变速箱顿挫严重,以至于有些人“闻顿色变”。那么到底什么是顿挫呢?今天咱们就来说说这个话题。
顿挫这个词包含两个字,分别是“顿”和“挫”。而汽车的“顿”和“挫”细分起来也是两种驾驶状态,这两个字的汉语意思其实就解释了顿挫。顿在汉语中有停顿的意思,汽车在行驶中突然出现的停顿感受就可以称为“顿”。
比如你开手动挡车,降挡后直接快速松离合,发动机会产生制动力,使车辆突然减速,车头会下沉,这个感觉就叫做“顿”。自动变速箱出现“顿”的主要原因还是降挡导致的发动机制动力太明显。减速时车速低到一定程度后变速箱要降挡,而挡位越低对应的发动机转速越高,最容易出现发动机制动现象从而引起“顿”。
因为2挡和1挡的变速比落差很大,降挡时转速很难匹配,所以最容易产生“顿”的感觉。比如你以2挡行驶,车速10公里/小时,发动机转速1200转/分,而1挡以10公里/小时行驶时发动机转速要接近2000转/分。所以降挡后发动机转速太低,就会出现明显的发动机制动力。
松油门导致“顿”有两种情况,一种是正常行驶中松油门后产生发动机制动,这是正常情况,而且松油门后发动机一般都会缓慢降低扭矩,所以这个感受不明显。另一种是变速箱降挡时松油门,这种情况在日常驾驶中很容易遇到,而且只要遇到了不管什么变速箱都很容易“顿”。
比如你踩着油门正常行驶,这时候动力不足,变速箱降挡,结果变速箱正降挡呢你松开油门了,那就很容易“顿”一下。因为换完挡后发动机转速要提高,而你出其不意松开了油门,导致发动机转速降低,产生发动机制动。车就会“顿”一下。本来人家变速箱是根据你之前的油门开度决定换挡速度和时机的,没想到人家没换完你却松了油门,这一下子就打乱了变速箱的计划,“顿”一下当然在所难免。
“挫”字在汉语里有“压下去”的意思,我们可以用一个更形象的同音字来解释,那就是“锉”字。锉刀是机械加工行业里钳工用来修整零件的一个工具。见过的小伙伴们一定记得其用法:把锉刀紧紧压在零件需要打磨的地方,然后用力向前推动锉刀,打磨零件。
其中用力往前推的动作就叫做“锉”。变速箱的“挫”就表现为动力突然释放,导致汽车突然往前加速。因为大油门加速代表驾驶员有着比较大的加速需求。这时候变速箱会优先照顾换挡速度而牺牲平顺性。这时候换挡速度会很快,发动机动力输出也大,所以换挡时会有很大的冲击,但是这种冲击是均匀的,而且能够感受到加速的快感,所以这种“挫”一般是正向的。
小油门加速时发动机输出扭矩很小,汽车加速度也很小,发动机转速缓慢爬升,到达换挡转速时变速箱开始换挡。变速箱换挡时会给发动机发送降低扭矩的请求,以减少冲击力,而小油门加速时输出扭矩本来就小,而且换挡后需要更大的驱动力,所以发动机既要在很小的范围内调整扭矩,还要保证换挡后扭矩需求,所以很难兼顾平顺性,这时候就容易闯动。冷车行驶时发动机喷油加浓,动力比较突兀,而且变速箱油温没有达到正常温度,粘度更大,换挡时油压不好控制,所以容易出现闯动,也就是“挫”。
一般来说变速箱顿挫可以归结为换挡质量差和故障。某些情况下由于客观原因不可避免会发生换挡质量差的情况,所以这时候变速箱顿挫是正常情况。而故障时的顿挫才是真正要注意的。
所以说变速箱偶尔出现顿挫太正常了,只要不是变速箱出问题了偶尔的顿挫无妨大碍,也不必过于担心,毕竟它不是电动车。想要避免顿挫,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开车不要“肉”,别磨蹭,该走就走,不要犹犹豫豫,只要路况适合,油门稍微多踩点,这样发动机和变速箱才喜欢。
手动挡汽车在换挡过程中,驾驶员常常会遇到一个疑问:在一档换二档时,是直接向后拉还是先回空挡?这个问题其实并不复杂,但为了确保换挡的准确性和安全性,了解正确的操作方法是很有必要的。 首先,当踩下离合器时,实际上已经处于空挡状态了。这时,变速杆
汽车“三大件”是汽车制造中最具挑战性的部分,包括底盘、发动机和变速箱。其中,技术难度最高的是变速箱,特别是自动变速箱。在众多变速箱生产商中,德国格特拉克(Getrag)以其专业技术和丰富经验闻名。 格特拉克是一家有着80年历史的独立变速箱公
变速箱换油是汽车保养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步骤,正确地进行换油可以延长变速箱的使用寿命,提高汽车的整体性能。在进行变速箱换油时,需要注意选择合适的油品和正确的换油方法。 首先,选择变速箱油时,需要根据车辆的具体型号和制造商的推荐来选择合适的油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