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车问答问答详情

2019年酒驾标准是什么?

2025-09-04 09:43 发布

2019年新交规对酒驾的定义是,车辆驾驶人员血液中的酒精含量大于或等于20mg/100ml,但小于80mg/100ml的驾驶行为属于饮酒驾车。

《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九十一条规定,饮酒后驾驶机动车将面临以下处罚:

  • 初次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的,将被处以暂扣六个月机动车驾驶证,并处一千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
  • 若因饮酒后驾驶机动车被处罚,再次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的,将被处以十日以下拘留,并处一千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吊销机动车驾驶证。
  • 醉酒驾驶机动车的,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将约束至酒醒,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并且五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 饮酒后驾驶营运机动车的,将被处以十五日拘留,并处五千元罚款,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五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 醉酒驾驶营运机动车的,将被约束至酒醒,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并且十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后,不得驾驶营运机动车。
  • 饮酒后或醉酒驾驶机动车发生重大交通事故,构成犯罪的,将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并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吊销机动车驾驶证,终生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酒后驾驶带来的危害不容忽视:

  • 触觉能力降低:酒精对中枢神经有麻醉抑制作用,饮酒后踩制动踏板时力量减弱,方向盘控制不稳定,车辆容易失控。例如,驾驶人踩刹车的动作会慢1至2秒,而在时速60公里的情况下,车辆在1秒内可行驶约16.67米;时速100公里时,1秒内可行驶约27.78米,这足以导致严重的交通事故。
  • 判断能力和操作能力降低:酒精会影响对光、声刺激的反应时间,本能反射动作也会延长。例如,驾驶人在未饮酒时,从感知前方险情到踩制动器动作的时间为0.75秒。饮酒后,每百毫升血液中含酒精50毫克时,反应能力即下降;达到100毫克时,下降35%;达到150毫克时,下降50%。酒精还会影响判断能力,当每百毫升血液中酒精含量达94毫克时,判断能力下降25%。酒驾操作能力降低,反应时间延长2至3倍。
  • 视觉能力变差:饮酒首先会影响驾驶人的感觉能力,尤其是色彩感觉和视觉能力。驾驶人在饮酒后难以准确感知交通信号、标志和标线。酒精还会使驾驶人的视觉敏锐度下降,难以看清运动物体,空间知觉能力、眼睛对光的适应能力下降。例如,普通人在正常状态下视觉角度为180度,而酒后视觉角度会减小,眼睛仅盯前方目标,难以发现视野边缘的危险隐患。
  • 心态不正常:酒精刺激下,驾驶人往往过高估计自己的能力,判断能力、分析能力、操作能力明显迟钝,对周围人的劝告不予理睬,常常做出力不从心的事。
  • 身心易疲劳,注意力降低:酒精对脑组织有较强的亲和力,饮酒后会麻醉抑制人的中枢神经,导致驾驶人注意力涣散,反应能力下降。部分司机没有意识到酒驾的危害,这种心态是他们堂而皇之酒驾的主要原因。

精彩栏目

限时优惠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