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车问答问答详情

什么行为属于肇事逃逸

2025-09-04 10:12 发布

下面进行详细分析:

首先,行为人具有酒后、无证驾车等嫌疑,在发生事故后,不履行现场听候处理义务,弃车离开事故现场,甚至事后返回。这种情况下,即使行为人后来返回,仍然属于逃逸行为。

其次,行为人虽然将伤者送往医院,但是没有进行报案,并且在医院无故离开,或者故意给伤者或家属留下假姓名、假地址和假联系方式,然后离开医院。这种行为同样构成逃逸。

再者,行为人离开事故现场,不承认曾经发生过交通事故,但是有证据证明其应该知道事故的发生。这种情况下,行为人也构成逃逸。

此外,如果在交通事故中,当事人与对方协商未果,或者给付的赔偿费用明显不足,而当事人又强行离开现场,这种情况同样构成逃逸。

同时,如果双方当事人在事故现场对事故事实无争议,协商一致后撤离现场,并留下了真实姓名和联系方式,但事后一方反悔并报案,这种情况下,反悔的一方也构成逃逸。

然而,如果当事人为了及时抢救伤者,在事故现场标明车辆和伤者位置后驾车离开现场,并及时报警,这种情况下则不构成逃逸。

另外,当事人将伤者送往医院后,因为需要筹措伤者医疗费用而暂时离开医院,只要经过伤者或伤者家属同意,并留下真实信息,承诺在商定时间内返回,这种情况下也不构成逃逸。

还有,如果当事人因受伤需到医院救治等原因离开现场,未能及时报案,这种情况下也不算逃逸。

最后,如果当事人驾车驶离现场,有证据证明其不知道或无法发现事故发生,这种情况下也不算逃逸。

在发生交通事故后,当事人应当立即停车保护现场,及时报案并抢救受伤人员。肇事逃逸将承担严重的法律后果,包括吊销驾驶证、终身禁驾,甚至承担刑事责任。因此,遵守交通法规、文明驾驶是每个驾驶员的责任。

精彩栏目

限时优惠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