喷油器作为柴油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核心功能在于将高压油泵提供的柴油雾化,并以精确的喷油压力、喷雾细度、喷油规律、射程以及喷雾锥角,精准喷入柴油机燃烧室的特定位置。这样,柴油能够与空气充分混合,确保高效且清洁的燃烧过程。
汽车用柴油机喷油器普遍采用孔式设计。其结构如图所示,喷油器的核心部件是一对精密偶件,通常被称为喷油嘴或喷油头,由针阀和针阀体精密组合而成。喷油器采用优质轴承钢精制而成,其滑动圆柱面间隙仅在0.001mm至0.0025mm之间,通过高精度加工或研磨严格选配,确保不同喷油嘴偶件不可互换。此间隙若过大,会导致喷油压力降低,喷雾质量受损;而间隙过小则可能使针阀卡死。
针阀中部的环形锥面设计在针阀体的环形油腔内,其作用是承受油压产生的轴向推力,从而推动针阀上升。针阀下端的锥面与针阀体紧密配合,起到密封喷油器内腔的作用。喷油器工作时,高压柴油从喷油泵经油管接头进入喷油器体上的进油道,再流入针阀体中部的环形油腔。这里,柴油作用在针阀的承压锥面上,产生一个向上的轴向推力。当此推力超过喷油器调压弹簧的预压力时,针阀便会上移并打开喷孔,高压柴油随即喷入燃烧室。而当喷油泵停止供油时,高压油道内压力迅速下降,针阀在调压弹簧的作用下及时回位并关闭喷孔。同时,进入针阀体环形油腔的少量柴油,会经过喷油嘴偶件配合表面之间的间隙流入调压弹簧端,再经回油管流回滤清器,这一过程不仅润滑了喷油嘴偶件,还有助于冷却调压弹簧。
喷油器的开启压力取决于调压弹簧的预紧力。不同的发动机对喷油压力有不同的要求,这可以通过调整调压螺钉来实现,旋入螺钉可增大压力,旋出则减小。
现代柴油汽车发动机主要采用闭式喷油器,这种喷油器根据喷油嘴的结构形式可分为孔式和轴针式等类型,它们分别适用于不同的燃烧室设计。孔式喷油嘴的设计特点在于其针阀并不直接伸出喷孔,而是在喷油嘴头部设有多个小喷孔,数量通常为1至7个,直径范围则在0.2至0.5毫米之间。这种喷油嘴还进一步细分为短型和长型两类,其中长型孔式喷油嘴的针阀导向圆柱面远离燃烧室,从而降低了针阀因受热而变形卡死的风险,特别适用于热负荷较高的柴油机。
轴针式喷油嘴的设计特点在于其针阀直接伸出喷孔,这种喷油嘴通常只有一个喷孔,直径范围为1至3毫米。在喷油过程中,轴针会在喷孔内上下移动,这种设计具有自动清除喷孔积炭的功能。此外,针阀的头部设计成不同的形状,使得柴油能够以不同的油束锥角喷入气缸,从而满足不同发动机的需求。
柴油机的点火方式压燃点火,是柴油发动机特有的工作方式。相较于汽油发动机,柴油机没有火花塞,而是通过高压缩比将空气压缩至高温,使喷入的柴油自燃,从而产生动力。这种点火方式不仅简化了结构,还提高了效率。 柴油发动机的工作原理是这样的:在压缩行程
校油泵指的是调校柴油机或发动机的高压油泵。长期使用的油泵,其柱塞可能会磨损,或者在更换新油泵后,油泵油量会改变,这时就得依照数据进行调整,因此需要进行校油泵。校油泵主要任务是调整各缸的额定供油量及均匀性、怠速油量、怠速限定、启动加浓、校正加
柴油机机油更换的时间并不是固定的,而是需要根据多种因素综合考虑。首先,机油类型是决定更换周期的重要因素。对于矿物机油,建议每行驶5000公里或6个月更换一次;半合成机油则建议在行驶约7500公里或8个月时更换;全合成机油则推荐每行驶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