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分频器的设计中,不同阶数的分频网络拥有各自的特点:
一阶的Butterworth分频器完全符合最小相位的标准,它在所有频带上产生零相位响应,同时具备平坦的振幅响应。然而,这种分频器对喇叭的要求较高,因此在汽车音响中较少使用。二阶分频网络是目前业界应用最广泛的选择,但为了确保良好的相位、频响和群延迟响应,一般会采用反接高音的方式,以达到理想效果。
三阶或四阶的分频网络则具有较高的衰减斜率,它们的衰减量较大,因此在被动式分频网络中应用较少。但在三分频的被动式分频器中,作为中高音部分的分频网络,有些品牌会采用这样的高阶。相应地,在主动式电子分频的设计中,通常高音、中音和中低音的分频衔接点会选择高阶的分频网络,许多人推荐选择四阶,因为四阶网络没有相位差,有更好的相位响应。
分频点的选择对于两路两分频系统尤为重要。中低音和高音的分频点选择不仅要遵循中低音和高音的特性,还需考虑到汽车音响中两分频系统的单元距离较远的问题。通常,分频点宜低不宜高,这可以尽量避免中低音的指向性,并且避免中低音喇叭在高频的分割振动而产生的失真,适合的分频点一般在2K-4KHz。具体的分频点还需要与单元本身的特性考虑,如它的离轴响应,谐振频率点等。在三路三分频扬声器系统中,除了中低与中音的分频点外,还需要设置高音与中音的分频点。由于三分频喇叭的重叠频率多,可以选择各种不同的分频点的设计。
通常的选择原则是,中音喇叭与中低频喇叭的分频点在保证良好音质时,分频点尽量低,使更多的声音从中频喇叭发出。通常锥盆中音的选择可以为250Hz至400Hz,越低,使人声的大部分基音从中音发出来。中音和高音喇叭的分频点选择还要看改装方式,如果两个单元安装在一起,分频点的选择可以更低一些,使听感更细腻,解析力更高。如果中音喇叭与高音喇叭的安装距离较远,为了保证良好的声像定位和听感,分频点需要适度拉高,如到5kHzc以上,这时让中音喇叭完成所有音乐和人声的基频部分,定位清晰而精准。高音此时更多的是泛音的渲染。
在汽车音响的聆听环境中,聆听者是典型的近场聆听,所以在分频器的设计中,应以偏轴15-30度的响应曲线来进行设计,以得到最佳的整体效果。考虑到中低单元指向性实用边界频率f=345/d,通常8”单元的边界频率为2k,6.5”单元的边界频率为2.7k,5”单元为3.4k,4”单元为4.3k。
也就是说,使用上述单元,其分频点不能大于各单元所对应的实用边界频率。从高音单元谐振频率考虑,分频点应大于三倍的谐振频率。也就是说从高音单元的角度出发,通常分频点应大于2.5k。考虑中低音单元高端响应Fh,通常分频点不应大于1/2Fh。实际上,二分频音箱上述条件很难同时满足。这时设计者应在这三者中有一个比较好的折中选择。但必须强调的是,第一个条件即实用边界频率应该优先满足。
三分频音箱是由三组不同频率的喇叭组成的音响设备,每组喇叭负责高音、中音和低音的频率范围。通过这种方式,三分频音箱能够实现更宽广的频率范围,具备更低的失真度、更好的层次感和立体感。 在三分频音箱中,每组喇叭在自己擅长的频率区域内发声,从而有效
分频器在音响系统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负责将不同频段的声音信号进行区分,并输送至相应的扬声器进行重放。作为音响系统的“大脑”,分频器的性能对音质有着深远影响。功放输出的音乐讯号必须经过分频器的过滤波元件处理,以确保各单元特定频率的讯号能够
分频器作为汽车音响中的重要组件,其原理主要由电容器和电感线圈构成的LC滤波网络。高音通道是一个高通滤波器,只让高频信号通过而阻止低频信号;低音通道则是一个低通滤波器,只让低频信号通过而阻止高频信号;中音通道是一个带通滤波器,它允许特定的频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