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车问答问答详情

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回收梯次利用是怎么回事

2025-09-07 13:43 发布

随着汽车智能化、电动化趋势的持续发展,新能源汽车数量不断增加。

据统计,国内新能源汽车销量有望在2030年达到1500万辆以上,退役的锂离子动力电池数量也大幅增加。因此,动力电池的回收需求日益剧增,退役动力电池的回收利用成为了一个亟需解决的难题。

如果不对已废弃的锂电池进行回收,会对自然环境造成严重影响。而将回收后的锂电池进行技术提取,很多材料可以得到二次利用,这期间将带来大量的动力电池回收梯次利用空间。

一、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回收体系

动力电池的回收循环从梯次利用开始。梯次利用属于轻度报废,主要针对电池容量降低至80%以下,无法应用在新能源汽车上,但电池本身没有报废,可以将退役电池进行回收、筛选、再利用于其他领域,典型应用是储能领域,如风光储能、削峰填谷、备用电源、家庭电能调节等。进行梯次利用可以缓解回收压力、降低环境污染、提升经济效益并对可再生能源的发展起到帮助作用。

再生利用属于重度报废,一般电池容量已损耗严重,无法继续使用,只能通过化学方式提炼电池中镍钴锂等贵金属达到再造目的。

二、废旧动力电池回收流向

磷酸铁锂电池是梯次利用的主力。目前汽车上使用最多的动力电池为磷酸铁锂电池和三元材料电池。磷酸铁锂电池容量随循环次数的增多呈缓慢衰减趋势,当电池容量衰减到80%后,从汽车上退役下来的磷酸铁锂电池仍有较多循环次数,有较高梯次利用价值。因此,磷酸铁锂电池一般继续作为储能电池继续利用,三元电池由于可以提炼出镍、钴、钾等金属,更适合进行资源回收。

退役动力电池在储能和低速电动车等领域有着巨大的应用潜力。储能的场景对电池剩余容量的要求不高,储能系统可使用剩余容量区间在20%-80%范围内的梯次利用电池,较大利用范围可提升梯次利用经济性。

然而,电动汽车动力蓄电池梯级利用电池应用于电力系统储能是可行的,但退役动力蓄电池电芯的性能参数差异较大,如何确定简单、合适、可靠并具备一定普适性的分选条件是目前需解决的技术难题。

从应用层面整体来看,当前由于缺乏行业标准,技术还相对不成熟,在利用过程中仍存在安全问题,不同类型电池回收之后进行统一再利用还存在困难期,梯次利用总体还处于示范性应用阶段。

五、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退役后怎么办?管理办法来了

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科技部、生态环境部、商务部、市场监管总局联合发布了《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梯次利用管理办法》。为推动《管理办法》有效落实,现就有关内容解读如下:

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退役后,一般仍有70-80%的剩余容量,可降级用于储能、备电等场景,实现余能最大化利用。动力电池梯次利用是对新能源汽车退役动力电池进行必要的检验检测、分类、拆分、电池修复或重组为梯次产品,使其可应用至其他领域的过程。

动力电池梯次利用是资源综合利用的新兴领域,梯次利用企业主要集中在电池退役量大、技术资源优势明显的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地区。为了培育壮大梯次利用骨干企业,在企业自愿申报的基础上,工业和信息化部已公告一批符合《新能源汽车废旧动力蓄电池综合利用行业规范条件》的梯次利用企业名单。

目前,梯次利用检测、拆解、重组利用等技术已较为成熟,电池残值评估、远程监控预警等技术不断优化提升,梯次产品已应用在储能、备电等领域。为进一步规范和引导行业高质量发展,我们研究制定了《管理办法》,明确梯次产品生产、使用、回收利用全过程相关要求,完善梯次利用管理机制。

精彩栏目

限时优惠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