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却液是汽车发动机正常运行所必需的,它的作用非常重要。当冷却液不足时,汽车仪表盘会显示相应的警告标志,提醒驾驶员需要添加冷却液:
如果冷却液不足,汽车仪表盘会显示一个特定的标志,通常是水滴形状,并且旁边会出现一个温度计或者一个“ADD”(添加)的字样。这个标志的出现意味着冷却系统中冷却液的量已经低于安全水平,需要尽快补充。如果不及时补充,可能会导致发动机过热,严重时可能会引发发动机损坏。
冷却液的主要作用包括防冻、防腐、防垢和防沸。首先,防冻是冷却液最显著的作用之一。汽车冷却液也被称为防冻液,它可以在低温环境下防止冷却液结冰,从而避免发动机缸体因结冰而冻裂。在选择冷却液时,应选择冰点低于当地最低气温约10摄氏度的产品,这样可以确保冷却液在寒冷天气下保持液态。
其次,冷却液还具有防腐蚀的作用。冷却系统中包含许多金属部件,这些金属在电解质的作用下可能会发生化学腐蚀。腐蚀可能引发各种故障,严重时甚至可能导致发动机瘫痪。因此,冷却液中通常会添加防腐蚀剂,以防止这些金属部件受到腐蚀。
再次,冷却液可以防止水垢形成。水垢是由于水中的矿物质在高温下沉积形成的,这些水垢可能会堵塞冷却系统的管道,影响散热效果,导致发动机过热。为了防止这种情况发生,冷却液中通常会添加防垢剂,以减少水垢的形成。
最后,冷却液具有防止沸腾的作用。汽车发动机产生的热量非常高,因此冷却液的沸点必须足够高,以防止它在高温环境下沸腾。国家标准要求冷却液的沸点应高于105摄氏度,这样才能有效防止冷却液沸腾,确保发动机的正常散热。
根据车辆的使用情况和制造商的建议,冷却液一般每两年或行驶40,000到50,000公里就需要更换一次。如果是出租车等高使用频率的车辆,建议每年或行驶30,000公里更换一次。更换冷却液时,应确保将旧液完全排出,并用新液冲洗冷却系统,以保证冷却系统的清洁和正常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