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车问答问答详情

什么是四轮定位?什么情况下需要进行?新车主必看

2025-09-07 13:42 发布

所谓的四轮定位,实际上是一种矫正车轮几何定位角的技术。

汽车轮胎、转向机构和前后车轴之间应该保持一定的角度和相对位置,而四轮定位则是为了矫正这些底盘轮胎部件之间的角度和位置,以确保汽车能够稳定地直线行驶,不发生跑偏,并减少轮胎和转向机件之间的磨损。

通常,当车辆出现以下几种情况时,才可能需要进行四轮定位:

  • 车辆严重方向跑偏,或者发现轮胎一侧磨损比较严重,可能是轮胎外侧或内侧;
  • 车辆受到较大规模碰撞,导致轮胎受损;
  • 车梁及车桥悬挂上零件被拆卸过;
  • 更换过两条轮胎及以上的时候,都推荐进行四轮定位。

此外,还有一些人为原因可能会导致车辆需要进行四轮定位:

  • 车子长期停靠在不平坦的路面上。由于城市停车位的日益紧张,许多人都只能把车子停在半坡或马路牙子上,长期下来,这会导致车辆悬挂受力不均,一边轻一边重,从而影响四轮定位。
  • 改装过底盘。很多年轻车主在新车买回来后喜欢进行改装,例如避震、大灯、轮毂以及悬挂等等。然而,如果改装调教不到位,就会导致四轮定位的参数受到影响。
  • 悬挂接口、部件的老化和磨损。悬挂是连接轮胎的部件,轮胎碾压路面时,余震会通过悬挂等部件传递到车厢。车子长时间使用后,即便是高强度的悬挂或部件也会随之老化和磨损,导致四轮定位出现问题。

总的来说,定期进行四轮定位是有必要的,但只要车辆行驶起来没有问题,不跑偏,轮胎也没有出现任何不正常磨损等以上所说的情况,一般都不需要进行四轮定位。当然,这也取决于车主的个人考虑,毕竟进行四轮定位是为了确保车辆的安全。

精彩栏目

限时优惠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