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动机制动是通过强制低速挡位,利用发动机压缩行程产生的阻力来实现减速的一种方式。
具体而言,当驾驶者抬起油门踏板,但不踩下离合器时,发动机的压缩行程会产生压缩阻力、内耗和进排气阻力,从而对驱动轮进行制动。这种制动方式可以形象地称为“把挡拖走”——在没有油门输入的情况下,发动机对车轮没有牵引力,但车轮的旋转会带动传动系统,进而使发动机在怠速时对车辆产生反作用阻力。
发动机制动的效果与挡位密切相关。档位越高,发动机对车辆的影响越小;反之,档位越低,发动机对车辆的制动作用越显著。因此,驾驶员需要根据实际情况灵活选择合适的挡位。
在湿滑路面(如残油路面、泥泞冰雪路面)上,发动机制动特别有效。在这些条件下,应尽可能使用发动机制动,并灵活使用驻车制动,尽量减少对脚制动的依赖。如果必须使用脚制动,应采用间歇性制动,避免长时间单脚踩刹车,以防止侧滑。
在下长坡、崎岖山路等陡峭路段行驶时,发动机制动同样重要。为避免长时间使用制动器导致制动效能下降甚至失去制动功能,驾驶员需要结合发动机制动和间歇制动来控制车速。必要时,应适当停车休息,待制动毂和制动蹄片冷却后再继续行驶。
在使用发动机制动时,应根据路况和车辆负荷选择合适的挡位。同时,还需根据车速大小适当使用车轮制动,避免挡位过低导致车速过慢,或挡位过高使车轮制动器作用过于频繁。
当驾驶带有CVT无级变速箱的车辆在长坡下坡时,可以采取挂入L挡位的策略。L挡位会限制变速箱在最低挡位上行驶,这会导致发动机转速降低,并对车轮产生一定的牵制作用,从而达到减速的效果。对于双离合变速箱或AT变速箱,可以考虑挂入S挡或M挡。S挡是
在使用CVT无级变速器的汽车下长坡时,可以通过调整挡位来有效控制车速。例如,可以将挡位切换到L挡,这样变速箱会锁定在最低挡位上,从而降低发动机转速,并通过发动机的制动力来帮助减速。这种做法可以显著减少刹车的使用,保护刹车系统。 在实际操作中
发动机制动减速的方法非常简单,主要通过降挡和松油门两种措施来实现。利用发动机的阻力控制车速的降低,达到减速的目的。 发动机制动,也被称作“拖挡走”——挂着挡不给油,此时发动机对车没有牵引力。相反,由于车轮转动带动了传动系统,怠速下的发动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