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就来详细了解一下导致尿素结晶的原因和解决方法。
首先,我们要明白为什么需要使用尿素。从我国实行国四排放标准开始,为了减少尾气中有害气体的排放,卡车开始使用尿素溶液。随着国五和国六排放标准的实施,尿素已经成为卡友日常用车的必需品。那么尿素是如何起作用的呢?
我们使用的大部分是柴油车,而柴油机通常采用选择性催化还原技术。发动机废气从涡轮排出后,需要经过催化转化器转化,然后才能进入汽车排气管。
此时,尿素喷嘴会在行车电脑的控制下喷射尿素。尿素溶液是一种由32.5%的高纯尿素和67.5%的去离子水组成的水溶液,当它与汽车尾气结合后,在催化转化器中会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将氮氧化合物还原成氮气和水,从而满足排放标准。
接下来,我们了解一下尿素的具体工作流程。尿素溶液通过计量泵加压后形成雾状,呈扇形喷射进入排气管。这些雾状尿素溶液在排气管中随高温废气前行,并在催化转化器中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无害的氮气和水。
那么,尿素结晶的原因有哪些呢?首先,环境温度低。卡友可以发现,尿素结晶故障在寒冷的北方地区和冬季出现的最为频繁。这是因为尿素是一种水溶液,冰点为-10℃,当环境温度过低时,尿素中的溶质就会以晶体的形式析出。
其次,排气管布置不合理。如果排气管布局不合理,会导致尿素溶液在喷入点进入排气管后无法避免地出现局部涡流或者气体流速较低的区域,尿素溶液会在此聚集,并在受热后水分蒸发,最终形成结晶。
再者,尿素喷射系统故障是导致尿素结晶最常见的原因之一。如果尿素喷射系统故障,就会导致雾化效果达不到预期,尿素进入排气管后不能完全蒸发分解,大颗粒尿素液体碰到排气管壁,或者角度不对,雾化的扇形角度正对管壁,这些都会导致尿素残留并形成结晶。
此外,停车熄火后立即拔掉钥匙也会导致尿素结晶。SCR后处理系统工作过程中,包括预注、喷射和吹扫等几个步骤。其中吹扫过程是在发动机熄火后进行,压缩空气将吹扫管路,排除管路中的尿素,避免结晶堵塞。如果熄火后立即拔掉钥匙,这个吹扫过程就会被跳过。
因此,卡友应该养成熄火前怠速空转、熄火后不立刻断电的习惯,以确保吹扫过程完成,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尿素结晶的形成。
知道了尿素结晶的产生原因后,我们就可以对症下药,养成良好的驾车习惯从而最大程度上避免尿素结晶的出现。当然,如果爱车已经出现严重的结晶堵塞,并出现影响动力、增加油耗等问题,最好还是到4S店进行药水冲洗。这是根据车用尿素结晶物的化学成分,利用对应的化学药物,分解结晶物,然后用清水冲洗干净。
如果只是轻微结晶或堵塞喷嘴,我们也可以采用高温水浸泡的方式进行处理。这是因为尿素溶液在温度70-75℃时会发生水解现象,卡友可以用80℃以上的热水浸泡喷嘴头部30分钟以上。
其实从上面我们可以看到,导致尿素结晶现象发生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卡友要想尽量减少结晶导致排气堵塞,必须在车辆的日常维护、用车习惯等方面下功夫。例如,要使用合规的尿素;定期检查尿素滤芯使用情况;定期清洗尿素箱罐体,防止过多杂质积累在罐体壁上;养成熄火前怠速空转、熄火后不立刻断电的习惯等等。
通过这些措施,卡友可以大大减少尿素结晶问题,确保车辆的正常运行。
国六排放标准将于今年7月1日起正式实施,这标志着车辆排放标准将迈上一个新台阶。然而,尿素结晶的问题也随之而来,尤其是在寒冷的冬季,尿素结晶可能会导致车辆排放不达标、动力衰减、油耗过高,严重时还可能影响车辆正常使用。那么,如何有效解决尿素结晶
车用尿素系统是现代卡车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关于尿素系统的问题仍然存在争议。尤其在当前运价低迷的情况下,许多卡友希望节省开支,因此有人认为尿素能否自己兑制?还有,尿素系统中哪些部分最容易出现问题?这些问题都值得探讨。 尿素是什么?车用尿素是一
在汽车使用过程中,尿素结晶是一个常见的问题,尤其是对于配备了选择性催化还原(SCR)系统的柴油车。尿素结晶会影响SCR系统的正常运行,降低尾气处理效率,甚至可能导致系统故障。那么,如何溶解尿素结晶,这些溶解方法是否有效呢?首先,我们需要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