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机油的第一步是确定机油的粘度级别,即SAE级别:
如果是新购买且仍在质保期内的车辆,选择机油的粘度级别时,应严格遵循厂家汽车使用手册上规定的机油粘度,不要自行降低或升高粘度级别。因为每种型号的发动机在设计时,会考虑使用的材料、零件的配合间隙、工作温度、发动机的动力特性等因素,而这些因素各个发动机制造厂在设计时都有差异,所以,汽车使用手册推荐的机油是工程师综合各方面因素平衡的结果。
选择低温粘度时,机油的低温级别主要决定汽车的冷车起动性能和低温抗磨损能力以及机油的低温流动性。选择低温级别不仅仅要看机油的低温粘度,还要看机油的倾点。例如,同为5W30的机油,嘉实多金嘉护的倾点是-39°C,而美孚一号的倾点是-42°C,二者相差三度。对于某些极寒地区来说,可能会造成冬季起动性能的差异。北方的用户要根据当地的冬季最低气温来选择机油的低温粘度,而南方用户则可以完全按照使用手册规定的基本选择。
选择高温粘度时,高温粘度应根据发动机结构参数来确定,高温粘度等级是根据机油100℃动态粘度数值来标定的。它表达了机油在发动机暖机工况下机油的粘度。高温粘度等级越高,发动机暖机工作时机油的粘度越大。对于机油高温粘度参数的选择应根据发动机结构设计来确定。根据厂商在说明书上标出的保养数据选择高温粘度参数。
选择机油的质量等级即API等级时,一定要遵循汽车使用手册规定的级别,就高不就低。例如,如果整车厂商规定选用机油的API质量等级为SM,那么我们在选择机油的时候,就必须选择SM级的机油,或者是优于SM级的SN级机油。
选择矿物油还是合成油时,必须首先了解同一粘度等级的全合成机油与普通矿物油的新油性能指标相若,而两者的区别在于稳定性、耐久性以及对发动机的洁净性。对于一般车型,使用全合成机油的发动机可以10000公里换一次机油,而使用矿物油的发动机不到5000公里就要更换机油了。
对于新车型所装配的如TSI、GDI直喷发动机、包括高压缩比的MPI电喷发动机而言,最好选择全合成机油。而对于一些老旧车型,如行驶了超过8万公里的车辆,之前一直使用矿物油,那么就不要轻易更换全合成机油,这样可能会因其机油内含有大量清洁剂等其他物质,而引发发动机故障。
对于大众车系的机油选择,其发动机机油消耗量过大并不是什么质量问题,有部分原因是车主用了不合适的机油所致。一般来说,车辆行驶5000公里左右出现机油灯亮起就说明机油消耗量有点大了。根据大众的机油使用标准VW502.00,大众车应选择100℃动态粘度大于12,150℃高温高剪切粘度大于3.5的机油。大众车应选择100℃动态粘度大于12,150℃高温高剪切粘度大于3.5的机油。
总之,选择机油需要考虑车辆本身的性能、车主的用车习惯,以及当地气候条件。选择合适的机油对于保护发动机和提升车辆性能至关重要。
选择合适的汽车机油品牌确实是车主日常维护中一个常见的问题。面对市场上众多品牌和型号,许多车主可能会问:“汽车机油哪款品牌好用?”这个问题其实并不难回答,只要掌握一些基本的机油知识和市场口碑,就能找到适合自己车子的那一款。不过,由于品牌众多,
根据汽车维修技师的经验,如果您的汽车长时间不使用,那么建议您每隔八个月或一年更换一次机油。具体来说,全合成机油的更换周期为一年,半合成机油的更换周期为八个月或行驶七千五百公里,而矿物油的更换周期为半年或行驶五千公里。 汽车机油的主要作用包括
车辆在提示需要检查机油油位时,应立即进行检查。检查机油的最佳时机是在车辆完全冷却之后,因为热车状态下,机油可能会因为温度升高而飞溅,导致油尺的读数不准确。在发动机熄火之后,建议等待大约15分钟,让机油从发动机的各个部位回流到油底壳中,然后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