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车问答问答详情

交警如何用物理知识判别汽车超速?

2025-09-11 20:44 发布

交警判别汽车超速主要依赖物理原理和电子监控设备,具体方法包括:

1. 固定测速雷达测速: 利用多普勒效应原理,当车辆向雷达天线靠近时,反射信号频率将高于发射机频率;车辆远离天线时,反射信号频率将低于发射机频率。通过测量反射信号与发射信号的频率差,即可计算出车辆的行驶速度。

2. 地感线圈测速: 在路面下埋设感应线圈,当车辆通过线圈时,会引起线圈中磁通量的变化,从而产生感应电动势。通过测量车辆通过两个线圈的时间差,结合线圈间距,即可计算出车辆的平均速度。若平均速度超过限速值,则判定为超速。

3. 区间测速: 在道路上设置两个监控点,记录车辆通过这两个点的时间。通过计算车辆通过两个监控点的时间差和两点间的距离,即可得出车辆在该区间的平均速度。若平均速度超过限速值,则判定为超速。这种方法有效避免了单点测速可能带来的偶然性误差。

4. 移动测速: 交警使用便携式测速仪,在道路上随机选择位置进行测速。测速仪同样利用多普勒效应原理或激光测距原理,测量车辆的行驶速度。若测得速度超过限速值,则判定为超速。

5. 视频电子警察: 在红绿灯路口或重点路段安装高清摄像头,进行24小时视频监控。通过图像识别技术,自动检测并识别车辆的车牌号、车型等信息,同时测量车辆的行驶速度。若测得速度超过限速值,则会自动记录违章行为。

这些方法均基于物理原理和电子监控技术,能够准确、高效地检测车辆的行驶速度,确保道路交通安全。

精彩栏目

限时优惠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