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车问答问答详情

汽车发动机转速指的是什么?

2025-09-12 16:07 发布

汽车发动机转速是指发动机的旋转速度,它反映了发动机在单位时间内完成作功次数的多少,以及发动机有效功率的大小:

有效功率随着转速的变化而变化,因此,说明发动机的有效功率时,必须同时指出对应的转速。在发动机产品标牌上,标定功率和标定转速是指发动机在特定工况下的有效功率和转速。这种工况称为标定工况。

标定功率并不是发动机所能发出的最大功率,而是根据发动机的用途设定的有效功率的最大使用限度。同样的发动机,用途不同,其标定功率也会有所不同。发动机的有效转矩也会随着工况的变化而变化。因此,汽车发动机的评价通常以其所能输出的最大转矩及其相应的转速为标准。

在汽车使用过程中,发动机转速的适宜范围如下:

冷启动时,发动机怠速转速应高于800转/分钟,低于1200转/分钟可能表示发动机工况不佳。

在汽车行驶过程中,尽量避免让发动机工作在2000转/分钟以下,因为这样可能会导致发动机动力不足,增加积碳和损害发动机。

当发动机工作在4000转/分钟以上时,由于燃烧时间缩短,燃料燃烧不充分,油耗会大幅增加,如果使用五挡行驶,车速一般已达到150公里/小时,已经接近危险车速。

发动机工作在2200至3500转/分钟时,是最经济的,也是发动机工况最好的。平时用车时,应尽量将转速保持在这个范围内。

从经济性考虑,一般以2500至3200转/分钟的速度行驶比较省油,加速时为了获得更好的动力,可以使用低挡高转速,通常为4500至5000转/分钟,超过5000转/分钟则可能意味着发动机状态不佳,且耗油量增加。

精彩栏目

限时优惠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