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车问答问答详情

四轮动平衡与四轮定位有何不同?多久进行一次?

2025-09-13 12:40 发布

四轮动平衡和四轮定位是汽车保养中常见的项目,两者有着不同的作用:

在去4S店保养时,通常会在行驶一万五或两万公里时被建议进行四轮换位和动平衡。尽管这两个项目看似没有直接联系,但4S店通常会建议一起进行,以避免换位后可能出现的问题,并提高服务费用。

动平衡主要针对车轮的重量分布。当轮胎安装在轮毂上时,由于制造工艺的原因,轮胎和轮毂的重量分布可能会出现误差。这种不均匀的重量分布会导致轮子在旋转时出现抖动现象。例如,当一个轮子的某处比另一处轻时,它在旋转时会产生不稳定的振动。动平衡的目的是通过在轮子的轻点处添加平衡块,使整个轮子的重量分布均匀,从而减少振动。

四轮定位则是针对车辆悬挂系统的调整。车辆的车轮并不是随意安装在车上的,它们有一定的角度。例如,外倾是指车轮与地面的角度不是垂直的,而是向外倾斜的。前束是指车轮在打正方向后并不是指向正前方,而是稍微向内倾斜。这些角度的设定通过调整悬挂系统的拉杆和部件来实现。四轮定位的目的是确保车辆行驶时的方向稳定性和轮胎的磨损均匀。

关于动平衡和四轮定位的频率,没有固定的周期。一般来说,当车辆出现方向盘抖动或跑偏等异常情况时,需要进行动平衡或四轮定位。例如,如果车轮不平衡导致高速行驶时方向盘抖动,或者车辆行驶时出现跑偏、轮胎磨损不均等问题,就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此外,当轮胎进行拆装(例如补胎或更换新轮胎)时,也应进行动平衡检查。

动平衡的频率相对较高,因为轮胎的磨损和车辆行驶过程中可能发生的轻微变形都可能导致不平衡。而四轮定位则不建议频繁进行,除非车辆出现故障或异常情况。过频的四轮定位可能会导致悬挂系统出现问题,因此在没有明显故障的情况下,不建议将其视为常规保养项目。

精彩栏目

限时优惠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