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大众途观的车型级别划分,业界一直存在争议。要解答这个问题,需从多个维度进行系统分析,揭开SUV分级背后的复杂逻辑。
德国汽车工业的A-B-C-D分级体系原本是针对轿车制定的技术标准,核心指标包括轴距、车身尺寸、排量及配置等级。其中:
但当这套标准移植到SUV领域时,模糊性显著增加。许多资料直接将途观归类为紧凑型SUV,其初代车型轴距2684mm,车长仅4506mm,确实处于A级范畴。然而,汽车之家等平台则明确指出其属于B级车,理由是“动力与空间达到中级车水准”。这种分歧凸显了跨界车型分类的系统性难题。
途观家族历经三代演变,尺寸持续扩容,直接动摇了其初始定位。其中,轴距变化最具说服力:途观L相比初代激增107mm,甚至针对中国市场二次加长至2791mm,远超紧凑型SUV上限。这种尺寸膨胀使其从紧凑型SUV彻底转型为中型SUV。
市场定位与配置级别的关键佐证也进一步证明途观L的升级。途观L被厂商明确定位为“升级版途观”,主攻中高端家用市场:
竞品对标:官方竞品锁定丰田汉兰达、本田冠道等中型SUV,而非CR-V等紧凑型车型。消费认知调查进一步印证其定位上移:超过60%的潜在买家将其与奥迪Q3、宝马X1对比,侧面反映市场对其档次的认可。
此外,途观L的动力与平台也具备B级车基因:

结论:代际更迭重构分级标准,初代途观诞生时确属A级紧凑型SUV,但途观L已通过轴距加长、配置升级和平台进化,完成向B级中型SUV的跃迁。这种分级变化本质上反映了车企对中国消费者空间需求的精准响应——三代车型轴距累计增加超200mm,使产品定位发生质变。未来随着电动化推进,SUV分级或将更多考量三电系统等新维度。但就当下而言,结合尺寸参数、市场对标与厂商定位,在售的途观L无疑属于B级中型SUV阵营,而经典款途观则仍停留在A级范畴。这一案例深刻揭示:汽车分级绝非静态标签,而是随产品迭代动态演化的市场叙事。
汽车abcd级是什么意思? 汽车abcd级通常是指车辆尺寸和排量的分类标准,这些分类可以帮助消费者根据不同的需求选择合适的车型。具体解释如下: 1、A级车:这是紧凑型的家用轿车,轴距大约在2500至2700mm之间,排量通常在1.3至2.0
汽车的ABCD级实际上是对轿车的分级,最早是由大众创造出来的。虽然大众自己不再继续使用这种分级方式,但其他国家的人已经习惯了这种用法。 ABCD级的划分主要依据轴距,这是汽车外部尺寸、内部空间、轴距和排量等参数的重要指标。轴距越大,级别越高
凯美瑞是丰田旗下的一款车型,按照国家标准,它被划分为B级车,也就是中型轿车。与之同级别的车型包括本田雅阁、大众帕萨特、迈腾、福特蒙迪欧、别克君威以及马自达阿特兹等。B级车,即中型车,又称为Large-Family-Car,其轴距一般在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