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车问答问答详情

汽车轮胎遇到“吃胎”是什么情况?

2025-09-13 12:39 发布

“吃胎”是指轮胎的非正常磨损现象,这种现象通常会给车主带来困扰。轮胎出现“吃胎”现象可能有多种原因。

首先胎面中部或胎冠早期磨损,这种现象通常发生在载重货车的轮胎上。选择轮毂太窄,胎面弧度面积变大,轮胎气压高,在行驶中只磨中心部分。

其次,胎肩两侧的磨损,通常是由于轮胎气压太低,胎面变软内缩,只有胎肩和地面接触摩擦。此外,胎面(冠)两肩单边(只磨一边)磨损,可能是因为方向轮的外倾角超出规定值,减震器上胶套轴承或者上支臂胶套磨损严重。再者,胎面有波浪纹或者锯齿状的磨损,是车辆转向横拉臂球头或者连接结构磨损严重,前束数值有改变,导致胎内侧或胎外侧的磨损。

最后,胎面有斑状行的磨损,是轮毂的轴承松旷,轮毂扭曲变形,经常使用急刹车或飘移驾驶,动平衡偏差大,受力点大,磨损严重。在许多大货车后驱动轮上,也会出现此类非正常的磨损,多数是由于驱动桥横拉杆(臂)销子磨损,驱动桥移位,轮间轮边间隙变大等原因。

需要注意的是,大多数车辆轮胎的磨损程度基本相当。胎面磨损、轮胎手感温度、轮胎噪音等都是预警信号,提醒车主及时检查和维护轮胎。定期检查轮胎气压、胎面磨损情况,以及车辆悬挂系统,是预防“吃胎”现象的有效方法。

精彩栏目

限时优惠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