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爆炸通常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主要包括油路和线路老化引发的自燃。
发动机舱是车辆的集中区域,里面包含各种电源线路,发动机工作时,机舱内的温度很高,长时间处于高温环境可能会使电线的绝缘层软化、老化、裂损,导致漏电短路起火。此外,如果车辆长期未进行检修,油管线路可能逐渐老化甚至破损,导致渗油、漏油。渗漏的燃油接触到机舱内的高温部件时,极易引发明火,从而导致自燃。因此,驾驶人应定期检查油路、线路的状态,发现老化或破损现象,要及时进行修补。
另外,车内放置易燃易爆物品也可能引发自燃。例如,打火机、香水、碳酸饮料等,在高温下容易发生爆炸或起火。在夏季高温情况下,车内温度可能达到40至50摄氏度,这些物品在这种环境下非常危险。因此,驾驶人应避免在车内放置打火机、香水等易燃物品。
长时间驾驶也可能增加汽车自燃的风险。夏季高温条件下,发动机长时间高负荷运转会导致机舱内温度急剧升高,而机舱相对密闭,热量不易散出,这容易导致电线软化或脱落,进而增加自燃风险。因此,驾驶人在夏季应尽量避免长时间驾驶,让汽车适当休息,降低自燃风险。
车辆违规改装也可能导致自燃。非法改装可能导致车辆电路、油路不符合规范,增加自燃风险。因此,驾驶人应避免私自或非法改装汽车的电路和油路,以减少自燃的可能性。
汽车底盘下的易燃物也可能引起自燃。例如,在路边怠速停车时,排气管的温度可能超过800摄氏度,如果地面有干草、油漆或其他易燃物品,长时间烘烤下可能导致火灾。因此,驾驶人停车时应尽量选择无杂物的路面,并在停车后检查车底是否有易燃物。
此外,发动机积碳过多也会增加汽车爆炸的风险。积碳的蓄热和不导热性可能导致可燃混合气提前燃烧。因此,驾驶人应定期清洗发动机,检查积碳是否过多,并及时处理。
如果汽车出现冒烟、有烟味或明火,驾驶人应立即靠边停车并熄火断电,以迅速切断电源和油泵,减少燃烧风险。随后,驾驶人应迅速离开车厢,拨打119报警,并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使用车载灭火器进行灭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