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途昂作为同级别车型中能够与汉兰达抗衡的SUV,实力确实不凡。
它的车身尺寸让人印象深刻,无论是宝马X5还是保时捷卡宴,在它面前似乎都显得小一号。国内消费者对于大尺寸车型的喜爱,不仅满足了虚荣心,而且通常价格也更高。比如,丰田陆巡的尺寸比汉兰达大一圈,价格也翻了一番。因此,购买途昂的人大多数都是喜欢开大车的消费者。
除了尺寸上的优势,途昂在驾驶质感上是否更接近于途观L或大众途锐呢?接下来,我们将通过底盘解析来解答这个问题。首先,途昂前悬架下控制臂与轴承座之间采用了球头连接,这种设计可以在球头磨损或事故损坏后单独更换,大大降低了维护成本。
途昂并没有采用全框式副车架,而是选择了体积和重量更小的前副车架结构,这有助于车辆的轻量化设计,从而提升燃油经济性。前副车架后方的加强件可以在正面碰撞时将冲击力引导至车身底板纵梁,从而利用整个车身来承受碰撞能量,减少乘员舱的变形量。
途昂采用的是不等长半轴设计,通过使两侧半轴与水平面夹角趋于一致,可以抑制车辆全力加速时的扭矩转向现象。长半轴上的阻尼块相当于一个配重,能让半轴在转动时更稳定,减少振动。阻尼块的位置是经过精确计算确定的,以达到最佳效果。
作为大众MQB横置发动机平台的衍生车型,途昂在发动机底部和副车架之间设计了扭转力矩支承,能够抑制发动机加速时产生的扭转和振动。位于副车架上的衬套则主要起到滤振作用,避免发动机振动通过副车架传递到车身之上。
途昂还配备了电子式机油液位传感器,驾驶员可以通过仪表板直接了解发动机机油液位情况。途观采用了E型多连杆式后悬架,各主要部件的造型和材质与途昂高度一致,显示出两者同平台的关系。
途昂的E型多连杆后悬架能够分别对后轮前束及外倾角进行调节。通过粗大的下控制臂与副车架连接位置的偏心螺栓可以调节后轮前束。通过上控制臂内侧与副车架连接位置的偏心螺栓可以调节后轮外倾角。
这种悬架采用了弹簧和减振器分离的布局,减振器上端布置在轮拱内侧,利用吸振行程较长的减振器提升乘坐舒适性。此外,这种布局在更换减震器时无需对弹簧进行压缩固定就能拆卸减震器,维护起来更为方便。
从以上解析可以看出,途昂的定位确实与途观L相似,共享平台也使得它们的驾驶质感非常接近。尽管途昂尺寸更大,但悬架回馈不如途观L有韧性,整体感觉稍微发散。与途锐相比,途昂在驾驶质感上还有一定差距,主要体现在悬架表现上。因此,尽管途昂在尺寸上比途锐大一些,但在其他方面仍有一定差距。
大众途昂以其宽敞的空间和出色的驾驶体验赢得了众多消费者的青睐。 途昂的第二排座椅调到最大时,空间显得格外充裕,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第三排座椅同样舒适,即使在满载的情况下,也不会感到拥挤。后备箱空间同样让人惊喜,即便三排座椅都坐满人,依然有足
大众途昂的无线充电功能开启方式通常非常简单。首先,确保你的手机支持无线充电功能。其次,将手机放置在途昂车内的无线充电板上。接着,确认无线充电板的电源已经开启。这通常可以通过车辆设置菜单中的相关选项来控制。如果需要,你可能还需要在中控屏幕上点
大众途昂和2019款丰田普拉多,究竟哪一款更胜一筹?车主谢先生,他有着8年的驾车经验,曾拥有一辆大众途昂,最近换成了丰田普拉多。谢先生对丰田普拉多的评价是:“两车只要对比就看出差距”。下面我们就来看看丰田普拉多与大众途昂相比,有哪些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