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我国对摩托车的报废规定是13年或者10万公里,以先到者为准。因此,国内的摩托车大部分都没有机会骑到30万公里就被报废了。
然而,摩托车的寿命是否只有10万公里呢?实际上,这个答案是否定的。目前现行的《摩托车报废标准暂行规定》于2002年10月1日开始实施,至今已有19年的时间。那时的摩托车质量稳定性远不及现在,这项报废政策已经显得有些过时。由于这项政策的存在,许多国产摩托车制造商并未全力以赴提升摩托车的质量稳定性。他们认为,摩托车在10万公里内强制报废,因此没有必要投入过多精力去提高质量。因此,许多国产摩托车在行驶几万公里后就需要进行大修。
与国产摩托车不同,日系摩托车如本田和铃木,可以行驶更长的距离。例如,本田的CG125和铃木的GS,由于制造工艺的精湛,可以行驶超过20万公里甚至30万公里。据数据统计,截至2015年3月,日本摩托车的平均车龄达到14.31年,其中不乏使用了20年以上的摩托车,里程超过30万公里的情况也不罕见。因此,摩托车在没有强制报废的情况下,完全可以行驶到30万公里。
如果在国内,即使车辆需要进行大修,只要进行维修和保养,摩托车的寿命仍然可以延长。例如,使用铃木发动机的钻豹摩托车,虽然在行驶10万公里左右需要进行一次大修,但其发动机和整车质量至少可以撑到30万公里。相反,如果国产摩托车在行驶几万公里后就需要进行大修,那么在报废年限之内,至少需要进行2-3次大修,这无疑增加了使用成本。
因此,2002年颁布的报废政策应该进行修改。如今,摩托车制造水平已经大大提升,可以考虑效仿汽车,取消强制报废,改为引导报废。这样一来,摩托车的使用寿命将得到延长,同时也减少了资源浪费,为车主节省了维修成本。
踏板摩托车的使用寿命是按里程计算的,而不是按年限计算。 根据摩托车报废标准,超过10万公里就必须报废。即使按照年限计算,一般8-10年的摩托车也要报废,最长不能超过13年。国家规定摩托车厂家三包要求是一年6000公里,而新摩托车的磨合期大约
地平线摩托车的寿命通常在10万公里左右,但具体数值会因摩托车品牌而异。这款摩托车与普通摩托车的主要区别在于发动机排量和外观设计。地平线摩托车同样拥有磨合期,大约为2000公里。 摩托车的保养是确保其长期使用的关键。通常情况下,每跑1000公
地平线摩托车的预期寿命大约在10万公里左右,但具体寿命会受到摩托车品牌、发动机质量及日常保养情况的影响。以下是关于地平线摩托车寿命的详细解答: 预期寿命:地平线摩托车的预期寿命大约为10万公里,这是一个大致的估算值,实际寿命可能会因品牌、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