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冬季低温下,电池充电或放电都受到显著影响,这会导致电池容量迅速下降并带来严重的安全隐患。在极低温度下长时间放置电池,也会对电池造成不可逆的损害,降低其容量:
锂离子电池的正极材料通常为三元、磷酸铁锂和钴酸锂,负极材料则为石墨。如图1所示,当电池充电时,锂离子从正极晶格中穿过电解液隔膜,嵌入负极的石墨层间。而放电时,锂离子则从石墨负极层间出来,返回到正极晶格中。
在低温条件下,分子的运动能力减弱,导致反应速度和物质传输过程变慢。因此,在电池中,锂离子在石墨层间和正极晶格中的传输变得尤为缓慢。这样会导致大量锂堆积在电极与电解液界面。在充电时,如果锂离子无法进入石墨层,就会在负极表面得到电子并转化为金属锂,形成锂枝晶。放电时,锂离子也会在正极表面堆积,导致正极破裂。
充电时,锂离子通常会有序地进入石墨层间,发生插层反应。但在低温充电时,锂离子无法进入石墨层,会在负极表面得到电子并转化为金属锂,形成转换反应,形成锂枝晶。初中化学告诉我们,金属锂非常活泼,会迅速与电解液反应,生成的物质是不可逆的,导致电池容量损失。此外,金属锂的持续生长可能导致隔膜被刺破,进而引发严重的安全事故。在低温放电时,锂离子会在正极表面堆积,导致正极破裂,进而造成电池容量损失。
最近的研究发现,电池在低温下放置48小时后,容量损失在小倍率充放电时为3.2%,而在大倍率充放电时则达到6%。低温放置导致电池容量损失的原因包括:
1)低温加剧了正极的破裂;
2)低温可能导致正极颗粒与粘结剂脱离,丧失电化学活性。
为了应对这一问题,电动汽车和储能电站通常会采用电池加热策略。电动汽车中通常使用加热片和整体保温措施,而储能电站则使用空调或热泵加热。然而,这些方法仍然存在一些缺点,导致北方冬天电动汽车出现里程跳水现象。
汽车蓄电池的CCA值,即冷启动电流,是指在特定低温条件下,蓄电池在电压降至某一临界值之前,能够持续30秒释放的电流强度。这一指标是衡量蓄电池在寒冷环境中性能的关键参数,通常在华氏0度或摄氏-17.8度的条件下进行测试。例如,一款12伏特的蓄
作为汽车的必要配件,汽车电瓶在车辆的日常运行中发挥着关键作用。选择合适的汽车电瓶品牌能够确保车辆的稳定性能,延长使用寿命。以下是十个在市场中广受认可的汽车电瓶品牌(排名不分先后): 首先瓦尔塔(valta),隶属于约翰逊控制公司,成立于18
大多数锂离子电池的使用寿命设计为1000次左右,这大约是3到4年。普通电子产品上的锂离子电池寿命约为5到20年,平均为8年。然而,以当前技术水平,电动汽车的锂离子电池寿命通常只有3到5年左右。对于奔驰汽车而言,48V轻混系统的寿命一般在3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