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客观分析一下,你会发现国内油价看似较贵,但其实有其背后的原因:
首先石油成本是关键因素之一。众所周知,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庞大的人口基数导致对石油的需求量极大。然而,中国国内石油储量非常有限,超过70%的石油依赖进口。此外,石油是一种不可再生资源,随着资源日益稀缺,提高油价将成为石油出口国未来的趋势。
其次,原油提炼成本也是导致油价较高的原因之一。进口的原油需要经过复杂的提炼过程才能成为汽油和柴油。中国在原油提炼技术方面还有待提高,这使得提炼成本较高,进而推高了油价。
有人或许会问,为什么美国的油价却如此便宜呢?美国虽然是能源需求大国,但它同时也是一个石油开采大国。根据美国能源信息管理会的数据,美国石油产量曾一度达到每日1500万桶,位居世界第一。此外,美国拥有先进的开采和提炼技术,大大降低了原油成本。
另一个导致中国油价看似较贵的因素是特殊的油价调控机制。国内油价调控采用了一种独特的止跌缓涨方式。当国际市场油价高于每桶130美元时,国内汽、柴油最高售价不提或少提;当低于每桶40美元时,最高零售价不降低。这种调控机制使得国内油价市场化成分较低。
此外,税费问题也是影响油价的重要因素。在美国,税费与油价是分开计算的。以纽约州为例,成品油税最高,每加仑需缴纳42.4美分的税。然而,在中国,税费和油价是混合在一起的,税费约占油价的48%。如果去除税费,中国92号汽油的实际价格约为2.95元/升,与美国多数加油站的油价持平。
实际上,根据2016年1月全球汽油价格网发布的排行榜,中国的油价属于中等偏低水平。许多收入较低的国家,其油价甚至比中国更高。大部分发达国家的油价也比中国高,美国只是一个例外。以欧洲为例,德国成品油的消费税为57%,韩国为52%。最极端的例子是挪威,尽管它是年产1亿吨石油的产油大国,但其油价高达9.68美元/加仑,约为人民币16.66元/升,比国内价格高出一倍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