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车问答问答详情

7档干式双离合是什么?

2025-09-19 11:40 发布

7挡干式双离合变速箱是一种具有7个挡位的干式双离合器系统,它是在6速双离合技术的基础上开发的,简化了液力系统,通常与小排量发动机匹配使用。

这种变速箱的工作原理是:两侧的两个离合器分别控制1、3、5、7挡和2、4、6挡及倒挡,中间盘在两离合器之间移动,通过结合和分离实现换挡。

在车辆中,变速箱是汽车传动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分为手动和自动两种类型。手动变速箱主要依靠齿轮和轴的组合来产生不同的变速和变矩效果。自动变速箱(AT)则包含液力变扭器、行星齿轮、液压变矩系统和液压操纵系统,通过液力传递和齿轮组合来实现变速和变矩。早期的自动挡变速箱使用的是单离合器,但技术进步使得自动挡也能采用双离合器,这种双离合器系统结合了手动和自动变速箱的优点,提供了无间断的动力输出,非常方便实用。

双离合器变速箱虽然具有出色的传动效率,但由于干式离合器安装在封闭的油腔内,动盘上的干式摩擦片相互结合,这会导致发热问题,因此其热熔性较湿式离合器差,承受的扭矩也相对较小。这也是为什么干式离合器通常与小排量发动机搭配使用的原因。

自动挡的7个挡位分别是P(停车)、R(倒车)、N(空挡)、D(前进)、S(运动)、L(低速)和M(手动)。在不同的驾驶条件下,这些挡位的作用各不相同。

1. P挡:用于长时间停车,防止溜车现象。在坡道停车时,必须挂入P挡并配合手刹使用,确保车辆不会后溜,避免事故。值得注意的是,使用P挡时必须确保车辆完全停止,否则会对变速箱造成严重损伤。

2. R挡:用于倒车,通常在车辆完全停稳后再挂入R挡。如果没有停稳就直接挂入R挡,容易导致变速箱内部零件受损。一些车辆挂倒挡的方式是向前推,而不是向后拉,自动挡车辆无法像手动挡那样使用半联动,因此在倒车时需要特别注意油门的控制。

3. D挡:这是前进挡,驾驶员在行驶过程中最常使用的挡位。D后面的1、2、3是前进档,变速箱会根据发动机转速和油门情况进行自动换挡。

4. N挡:用于短时间停车,如等红灯等情况。需要注意的是,自动挡车辆不能在空挡滑行,如果车辆在正常行驶时突然熄火,需要重新启动发动机时应先挂入N挡。

5. L挡:低速挡,适用于下坡或堵车时使用,可以减轻制动盘的负荷,同时在上坡时提供更强的动力支持。

6. M挡:手动模式,允许驾驶员手动切换挡位,体验手动挡驾驶的乐趣。

7. S挡:运动模式,适用于爬坡或超车时使用。在S挡下,发动机长时间保持在高转速状态,提供持续强劲的动力输出,但油耗也相对较高。

精彩栏目

限时优惠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