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就来了解一下自动挡车的正确操作方法和技巧:
首先,了解自动挡车型的档位含义。P档是停车档,车辆长时间停放时使用的档位,该档位通过变速箱内的机械装置锁紧汽车的转动部分,使汽车不能移动。与手动挡车型不同,自动挡车型需要先拉起手刹,再挂入P档,否则变速箱会受到损坏。此外,自动变速箱装置有空档启动开关,汽车只能在P或N档才能发动,以避免误启动时突然向前行驶导致危险。
R档是倒车档,当需要倒退时挂入该档位。在挂入R档之前,需要踩住刹车,按下换挡杆上的换挡锁,以确保安全。需要注意的是,在车辆尚未完全停定时,不可以强行挂入R档,否则会损坏变速箱。
N档是空档,适用于车辆短时间停放且不熄火的情况,例如等红灯或堵车时。挂入N档后,发动机的动力不会输出给车轮,踩油门车辆也不会行驶。但自动变速箱的结构与手动变速箱不同,因此拖车时不应随意操作,时速不应超过30KM,且不可长距离拖行,否则会损害变速箱。
D档是前进档,适用于一般道路行驶。驾驶者控制车速只需控制油门踏板,车辆会根据节气门的开度和车速数据自动切换档位。
S档代表运动模式,可以让车辆驾驶起来更加运动,适合追求驾驶乐趣的驾驶者。挂入S档后,节气门响应速度变快,发动机转速保持在较高转速区间内,换挡时机向后延缓,使车辆时刻保持在高功率输出状态,增加了驾驶乐趣,但油耗也会大幅增加。
M档是指手自一体变速器的手动模式或CVT变速箱的模拟手动模式。当换挡杆挂入M档时,换挡就由司机手动完成。在M档附近会有“+”或“-”的符号,分别代表升档和降档,或者通过方向盘换挡拨片进行加、减档。
数字档(如3、2、1)用于前进档,分别代表不同的档位限制,可用于超车、湿滑路况起步或慢速前进以及爬坡等情况。
L档是低速档,用于限制档位在最低,以获得大扭矩输出,适合爬坡等需要大扭矩输出的情况。
B档较少见,多出现在丰田的混合动力车型上。在长距离滑行或下坡时使用,可以提供制动效果和加强能量回收,增加电池的续航能力。
接下来,介绍一下自动挡车正确的操作方法和习惯。首先,接通电源(不打着发动机)-踩刹车、挂挡,而不是直接挂入D档,而是挂到N档上再点火,之后由N档挂入D档,松手刹、抬脚刹车、起步。这样做可以避免在P档打着火后,需要经过R档,使变速箱经历一次短暂的反向冲击。
等待红灯或短时间停车等待时,正确的做法是:拉手刹、挂N档,而不是P档,更不能踩住刹车,长时间(30秒以上)让档位保持在D挡上。这样做可以避免P档上的锁止装置和变速箱受到磨损。
正确的加档方法是踩下油门,当转速上升到换挡区间(大约2000~2500转)轻收油门,变速箱会做出升挡指令,再加油,这样加档会很平顺。逐次加档、提速,可以实现提前升挡,达到节油的目的。
在上下坡道时,可以使用1/2档(限制挡)。上坡时挂入1或2档,爬上坡后,挂回D档行驶。下坡时挂入限制挡,配合刹车使用,可以减轻刹车盘的压力。
结束行驶时,正确的操作是:车进入停车位置,踩住刹车-拉紧手刹-推入P档-轻抬起脚刹-拔钥匙。这样做可以避免挂不进档的情况。
最后,介绍一下自动挡车型的几种挂档方式。直排式挡位设计非常普遍,优点是换挡相对直接顺畅,但缺点是盲操作时容易挂错挡。阶梯式挡位的优点是挂挡时不容易挂错挡,缺点是操作上不如直排式顺畅直接。电子式挡杆和旋钮式挡杆采用电子控制模式,优点是驾驶者的换档错误操作会由电脑判断并纠正,保护变速器。怀挡式的设计可以节省中控台的空间,但操作起来比较不顺手,容易挂错档。
对于许多新手司机来说,自动挡汽车的操作相对简单便捷,但自动挡上的P、R、N、D、S、L等挡位字母却常常让人感到困惑。了解这些挡位的含义,不仅能提升驾驶的安全性,还能更好地发挥汽车的性能。接下来,我们将解析这些挡位字母的具体意思,并且提供一种
在驾驶自动挡车型时,启动过程中必须踩下刹车,这是出于安全考虑。如果未踩刹车直接点火,车辆可能会发生意外的窜动或溜车,从而造成事故。同时,自动挡汽车在启动时挡位需处于P挡或N挡,尤其是当车辆处于N挡时,如果没有拉手刹,存在溜车的风险,因此踩刹
自动挡汽车在点火时,必须将挡位置于P挡或N挡。在启动车前,应确保车辆处于安全状态,并将挡位设定为P挡(停车档)或N挡(空挡)。 启动车的方法如下: 1、踩住刹车,将挡位设置在P挡或N挡,然后启动发动机。这是为了确保在启动时车辆不会意外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