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车问答问答详情

制动距离是什么含义

2025-09-20 13:08 发布

制动距离定义为车辆在某一时速下,从驾驶员开始制动到汽车完全静止时所行驶的路程。这是衡量汽车制动性能的关键参数之一。

具体来说,当汽车以一定的初速度行驶时,从驾驶员急踩制动踏板开始,到汽车完全停止为止,这段时间内车辆行驶的距离即为制动距离。它包括反应距离和制动距离两个部分。

制动距离越短,意味着汽车的制动性能越好。因为这种评价方式直观且易于理解,所以被广泛采用。正确掌握汽车制动距离对保障行车安全非常重要。

根据相关规定,不同类型车辆的制动距离标准有所不同:

  • 不超过九座的载客汽车,初速度为50Km/h时,制动距离不得超过19m;
  • 其它总质量不超过4.5t的汽车,初速度为50Km/h时,制动距离不得超过21m;
  • 其它汽车或汽车列车,初速度为30Km/h时,制动距离不得超过12m。

需要注意的是,制动距离应由专业人员使用专门仪器进行测量,以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过去使用踩刹车、拖轮胎印的方法来估算制动距离,这种方法既不科学又不准确。如果制动距离未达到规定标准,应立即对制动系统进行检修,防止事故发生。

精彩栏目

限时优惠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