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油的质量划分依据主要是API标准(美国石油协会标准),这是衡量机油质量高低的一个综合标准。油品等级由低至高依次划分为:SA、SB、SC、SD、SE、SF、SG、SH、SJ、SL等。其中SL是目前市场上品质级别最高的机油:
在这些等级中,SA级别是1930年代初期的纯矿物油,不含添加剂。SB级别则是在1940年代后期首次含有添加剂的机油,包含了一些防锈剂和防氧化剂。到了SC级别,机油提供了防止高温及低温沉积、磨损、锈蚀和腐蚀的保护。而SD级别则在1968年推出,表现优于SC级别。SE级别在1972年推出,提供了更多的防止氧化、锈蚀、腐蚀及高温沉积的保护。SF级别在1980年推出,氧化稳定性较SE级别更好。SG级别在1989年推出,对发动机沉积、机油氧化及发动机磨损的控制较SF级别更佳。SH级别在1993年推出,测试通过程序比SG级别更严格。而SJ级别在1996年推出,被认为是世界顶级机油。而SL级别则在2002年推出,是SJ级别的升级版本。
另一个重要的标准是SAE标准(美国汽车工程学会标准),它主要衡量机油的粘度。根据这一标准,机油被分为单式粘度和复式粘度。例如,SAE 40(单式粘度)和SAE 15W-50(复式粘度)等。在复式粘度中,W代表冬天,W前的数字越小,机油的低温耐受性越好;W后面的数字越大,高温油膜保持能力越好。
正规的润滑油生产厂家生产的机油基本上都是按照这两个标准划分等级的,因此,其产品的包装外壳上都会标明该油的API等级和SAE等级。在选择机油时,车辆的说明或发动机的外壳上会注明应使用的机油级别。例如,如果发动机外壳上注有"SF",则可以使用SF级别以上(含SF)的机油。但需要注意的是,机油级别越高,价格也越贵。
市场上存在一些润滑油生产厂家为了市场销售需要,将机油分别包装成所谓的“五羊-本田专用机油”、“桑塔纳专用机油”等,但这些机油的品质充其量只是达到了这些汽车的最低要求,甚至有的连最低要求都达不到。因此,如果了解机油划分等级的两个标准,并且经济条件允许,可以选用更高级别的机油,以更好地养护发动机。
最后,需要注意的是,机油最好选用正规厂家生产的正品机油。有些不法厂家为了谋取暴利,可能会虚标机油的等级,甚至用回收的废机油进行二次生产,以次充好。机动车使用这种劣质机油后,发动机的磨损会加剧。
壳牌机油黄壳SL级与SN级之间的主要区别在于它们的质量等级和性能指标。 首先,SN级机油代表了当前最高级别的机油质量,通常被高端汽车所采用。而SL级机油则属于中等偏上级别,适合性能稍好的车辆使用。因此,从质量等级来看,SN级显然更胜一筹。
机油中的SP等级表示的是汽油机油的最高级别,意味着这款机油在各种技术指标方面都达到了顶峰,能够明显延长发动机的使用寿命,延长换油周期,减少维修需求,并且可以降低汽车保养费用。同时,c3级别的机油属于按照欧标acea标准认证的机油质量级别。具
机油C3是一种发动机油的等级,遵循的是欧洲标准。然而,在国内,C3级别的发动机油并不常见,主要是因为C3级别的机油并不适应国内的路况和油品条件。因此,国内的汽车车主很少会使用C3级别的机油。 发动机机油的主要作用如下: 首先,机油能够润滑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