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车问答问答详情

机油粘度0w40,5w30,10w40有何区别?如何选油?

2025-09-25 13:49 发布

机油粘度是汽车发动机润滑油的重要指标,它由基础油和粘度改善剂共同决定。目前,国内机油厂商主要遵循美国汽车工程师学会(SAE)标准,如我们常见的0W-40、5W-30和10W-40等标识。

SAE标准中的第一个数字,即W之前的数字,表示低温流动性能。W代表Winter(冬天),这个数字越小,说明低温下的流动性越好。

0是目前最低的低温流动性指数,0W产品使用4类以上基础油制造,要求极高。0W机油在-35℃时不会凝固,甚至在-20℃和-30℃这种北方冬季常见的气温下,低温流动性也优于5W和10W机油。

如果使用3类基础油,只能调和成5W的油品,还需要添加大量抗凝剂以防止冬季低温下像花生油一样冻成一坨。

冻起来的润滑油无法起到润滑作用,因此,北方地区冬季应选择0W或5W的机油,避免使用秸秆烧油底壳给发动机内的机油升温,这种做法既危险又容易使机油变质。

W后面的数字,如20、30、40,表示机油在发动机热车后正常运转情况下的粘度,即高温粘度。这个数字越大,机油越稠;数字越小,机油越稀。

根据发动机的不同需求,选择合适的高温粘度机油。例如,新发动机或日本产的高精密度发动机可能只需30粘度或20粘度的机油;而欧洲车系普遍需要30粘度或40粘度的机油。这是因为不同发动机的加工精度和缝隙大小不同,高粘度的润滑油能更好地密封活塞和缸体之间的微小缝隙。

对于老发动机,由于磨损和损耗,可能需要更高粘度的机油。例如,开了5-6年后,欧洲车可能需要从30粘度的机油换成40粘度的机油,以确保机油对气缸的密封性能。

精彩栏目

限时优惠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