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双离合变速器的“干式”和“湿式”差异,其实这个问题在汽车行业已经探讨了很久。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更详细地解析这两种变速器的差异:
双离合变速器的缩写为DCT,大众汽车将其称为“DSG”,实际都属于一种变速器。DCT的全拼是“doubleclutch+transmission”,doubleclutch代表两组离合器,也就是所谓的“上离合”,而transmission则是变速器。
这是一个重要的知识点,干式双离合和湿式双离合的差异在于离合器部分,而非变速器部分。变速器部分都是齿轮,和AT的结构类似。先讲这一点的原因是“干式双离合变速器”通常被认为不耐用、不可靠且维护成本高,但实际上,其变速器部分并没有问题,耐用性和湿式双离合变速器和AT相当。
干式双离合器的结构类似于手动挡的离合器,包括发动机飞轮工作面、离合器摩擦片、压盘和弹性元件等。离合器连接的是“传动轴”,这个传动轴会连接变速器,离合器的作用是将发动机飞轮、离合器和变速器连为一体以传输动力,但在换挡时可以切断与飞轮或变速器的连接以切断动力。
新手驾驶手动挡汽车时,偶尔会闻到糊味,特别是在坡起时。糊味来自离合器片的磨损,半联动操作时,离合器的弹性元件会降低通过压盘施加到离合器片的压力,离合器片和飞轮摩擦面的压力减弱则摩擦力也会减弱。
此时发动机输出的动力超过摩擦力就会打滑,但离合器仍旧在运转,滑动运转的过程可以抵消部分行驶阻力,以避免发动机熄火,缓慢输出动力让车辆慢慢起步。但若在半联动状态下加油门,飞轮就会以过大的扭矩高速运转并严重打滑,打滑的过程会严重磨损离合器片。摩擦会起热,所以离合器在磨损的同时还会高温,糊味就是离合器片高温带来的。
干式双离合器之所以稳定性差且使用寿命短,原因正是双离合器在起步时也得进行半联动,实际换挡时也有短暂的半联动操作。DCT有两组干摩擦式离合器,产生的热能也是双份的。高温会降低离合器片和飞轮摩擦片的滑动摩擦系数,即使不会出现“半联动加油门打滑”的情况,也会因为高温而增加打滑程度,程度加大则容易高温,高温达到阈值会持续打滑而无法传输动力。
这时候车辆会抛锚,只能停车散热,待冷却之后才能正常驾驶。这种情况通常发生在拥堵路段,高温抛锚会很麻烦。高温加大了打滑程度,这也等于加大了飞轮摩擦面、离合器片和压盘的磨损程度,其使用寿命自然会偏短。
离合器总成上打个孔,通过进入离合器的空气进行风冷散热,这种散热方式太原始了。正常全联动时,车辆以正常车速行驶,此时磨损程度小,对风冷的要求不高。真正高温是在低速行驶的拥堵路段,车速低则没有有效风冷散热,所以才会高温和严重磨损。
这就是干式双离合器的特点,缺点太多,但为什么这些汽车厂商还会坚持使用呢?试想一种依靠风冷散热,连一个电子扇都不舍得装的离合器总成的制造成本会有多低吧,这些外国汽车厂商不在意中国汽车用户的感受,这是客观事实。
湿式双离合器的特点无需赘述,这种离合器增加了润滑和散热系统,通过变速箱的机油进行润滑,机油流动的过程中也可以吸收离合器摩擦产生的热能。所以湿式双离合器的稳定性很高,使用寿命也不比AT的液力变矩器差,综合其传动效率高和换挡速度快的优点,综合品质已经高于AT,这也是诸多汽车产商会选择湿式双离合变速器的原因。
但是这种离合器的制造成本高,所以使用它的汽车厂商以自主厂商为主。其次有部分使用“多片式离合器”的CVT也是湿式离合器,四驱车使用的多片式离合器限滑差速器的离合器也是湿式的,这些离合器都可以放心使用。
在对比7档双离合和6档手自一体变速器时,我们需要明确它们各自的优点和适用场景。 首先,7档双离合变速器具有独特的设计。它与其它变速器的核心区别在于其工作原理:双离合变速器实际上将两个独立的离合器合而为一,从而实现了如同手动挡车辆的换挡效果,
广汽传祺GS4搭载的是广汽自主研发的第二代235T发动机,这款发动机表现出色,能够输出152马力和234牛米的扭矩,为车辆提供了强劲的动力。与之匹配的是7速双离合变速器,换挡过程平顺,几乎无顿挫感。此外,该发动机采用了GCCS燃烧控制专利技
大众汽车提供的双离合变速器和手自一体变速器各有特点,消费者需要根据自身需求进行选择。手自一体变速器以其成熟性和稳定性而著称。这种变速器技术经历了长时间的发展和完善,低端车型普遍采用4挡设计,而中高端车型则可能配备6挡、8挡、9挡甚至10挡的